这是一场始于春日的命题,也是一次贯穿全年的作答。2025年2月,在陕西煤业2025年工作会暨安全工作会上,陕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文琪明确提出安全环保工作“严细实”总要求,强调要以更严的基调夯实发展根基——“严”字当头,要求主要领导严思想认识、严管理行为“细”处着力,需安全管理部门把工作细化到关键环节、关键人员“实”字落地,要将举措贯穿一线、班组与班组长层面,全力冲刺安全环保“零目标”。这三字要求如同三把精准标尺,清晰立在所有所属企业的攻坚赛道上。榆北煤业闻令而动,却不止于行动,它以一场持续数月的深度实践,将这三字箴言从纸面要求,锻造为护航企业健康平稳发展的坚实盾牌。

“严”字当头,以上率下破冰前行
“严”是姿态,更是标杆。榆北煤业的“严”,首先严在思想的源头上,严在领导干部的肩头上。在即将总结经验的关键时刻,公司印发《关于安全生产领域贯彻落实“严、细、实”要求专题研讨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单位总经理、各矿矿长主导推进,通过“基层调研+案例剖析+专题研讨”,推动“严细实”要求从认知飞跃到管理创新转化。而在此之前,一场覆盖全员的安全理念重塑早已展开。领导班子成员发挥“头雁效应”,不仅在安全办公会上率先学规程、研案例,更在《煤矿安全规程》知识竞赛中与“五职矿长”“四员两长”同台竞技,树牢“视规程为生命”的准绳。前10月,公司常态化实施“平台曝光+挂牌督办”的双线驱动模式,对所属矿井掘进工作面粉尘超限等问题实行重大隐患挂牌督办,曝光安全生产典型问题40条,开展安全追责5次;对本部及所属单位班子成员开展安全生产责任履职能力考核3次,处罚3名考核不合格人员。

“细”处发力,智慧赋能精准防控
“细”是方法,更是能力。安全管理的“细”,体现在将安全网络织得更密、更智能。在中能袁大滩煤矿,一套“红橙黄蓝”四色风险管控网与“徒步排查、月检、交叉互检、小分队巡查、专项排查”五位一体的隐患排查新模式,实现了对风险的无死角、无遗漏管理。这种“细”更在科技的赋能下得以升华。走进所属矿井,400米超长智能工作面上,采煤机精准截割,液压支架自动跟机;“千眼”视频智能监控系统覆盖50余类关键场景,实时捕捉不安全行为;双重预防信息管理平台让风险管控措施的执行情况一目了然;“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井下千米定向钻探+随掘动态探测”的断层探查体系,更是极致精细化探索的缩影,预计产生经济效益超4000万元。从“人防”到“技防”,从安全部门“1+1+N”执法式检查到驻矿盯防,从安全生产标准化“强基固本 提标创优”到岗位“双述”专项活动,安全管理不再是“大概齐”,而是实现了“毫米级”的精准管控。随着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高风险及外委作业安全专项整治、百日安全活动等一系列除患之措、固本之策有序部署、接续发力,一个“向细挖潜、向智问效”的安全管理新格局渐次铺开。

实处落地,班组筑基文化浸润
“实”是目标,更是成果。榆北煤业的“实”,最终要落到一线、实到班组、实到每一位员工的行为自觉上。公司紧扣“警、制、防”三字方针,强力推进班组安全建设。一场场“小班化”的安全警示教育在班前会开展,事故案例讲评竞赛中,员工们自编自演的情景剧让安全知识入脑入心。制度建设则为“实”提供了保障,《班组安全建设管理规定》的出台,推动班组管理向“六化”迈进。更重要的是,“智行·智安”安全文化如同春雨润物,悄然改变着员工的心态。“八个一”系列宣教活动的开展,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安全已成为榆北人内心的信仰和行动的习惯。这份“实”最终体现在了亮眼的成绩单上。今年以来,公司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三违”行为同比下降32.5%,隐患排查整改率达100%,为圆满完成生产任务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榆北煤业用近一年的实践雄辩地证明,“严细实”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而是可以融入矿井血脉的实践哲学。它如同一座坚实的盾牌,守护着员工的安全,也支撑着企业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行稳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