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安全生产 > 科技创新
彬长矿业胡家河矿: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 创新激活发展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1-03     作者:田磊 张玉明   点击量:453   分享到:

今年以来,彬长矿业胡家河矿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保安全、改革转型促发展”战略,以“激发全员科技创新能力、转化科技治灾成果效能、落实科技创新主体责任”为核心,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创新体系建设、创新技术提升及科技人才培养等方式,为矿井科技发展注入新动力、催生新动能。

健全知识产权保护 强化科技人才管理

知识产权既是创新成果的保护网,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催化剂。该矿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和科技人才队伍发展管理机制,规范评价考核办法,细化奖励标准,积极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按期签订委托合同、缴纳费用,将职工提出的“金点子”“好创意”及时申请上报,并围绕高价值专利培育、阶梯培养、专利转化及职工知识产权维权指导等内容,扎实开展知识产权“全周期”服务提升行动,全面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效能,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同时,从职工专利、论文、著作等方面,细分12项奖励标准,加大奖励力度,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保护科技成果和培养科技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符合矿井发展需求的科技人才品牌、荣誉、成果和奖励评价体系。

image.png

“2024年共收集学术论文36篇,其中核心2篇。申报实用新型专利9项,发明专利5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明专利2项。”该矿科技办公室负责人梅洋洋介绍道。

注重治灾成果转化 强化全员创新管理

image.png

为提升全员自主研发能力,该矿以“修旧利废、降本增效”为主题,以治灾成果转化为核心,从全员创新项目认证条件、申报及评审程序、成果奖罚标准、原创项目保障、项目推广办法五个方面进行细化完善,每月定期召开全员创新评审会,通过“月申报、月评审、月奖励+量化考核”的方式,鼓励广大职工从自身岗位、安全、工艺、流程等方面自主创新、大胆创造,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团队及领军人才规模,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智力和技术支撑。依托“智能掘进、智创效益、智慧创新”三大竞技平台,积极开展“五小”创新、“三小一练”等群众性创新活动,征集“全员”创新成果153项,推广应用39项,发放奖励36.5万余元,多项技术创新项目荣获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优秀成果奖、陕西省企业“三新三小”创新竞赛优胜奖……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的取得,充分彰显了广大职工智慧和力量。

加大科研资金投入 强化科研项目管理

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主导作用,该矿按照“完善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推进成果转化、优化分配机制”工作思路,从科技创新、科研项目、科技资金、自主创新四个方面进行强化管理,全面推进管理机构、资金管理工作,健全完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协同创新机制,形成体制先进、机制灵活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坚持长期与中国矿大、西安科技、中煤科工集团等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引进行业前沿技术,研发适应矿井地质条件的新技术,让矿井生产更安全高效。近年来,该矿获得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矿典型动力灾害监测预警技术集成、示范矿井”及2023年咸阳市“百强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称号。

image.png

下一步,该矿将继续按照“科技产业化”与“产业科技化”并举要求,以科技创新催生新质生产力不竭动力,加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努力攻克制约和影响安全生产的关键、重大核心技术,为彬长集团打造复杂地质条件下世界一流煤炭企业贡献胡矿力量。(田磊 张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