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线力度要均匀,纤芯对准误差不能超过0.1毫米!”在澄合矿业合阳公司机电车间,光缆纤接技术比武现场紧张激烈,技术骨干们在“毫厘之间”比拼绝活。这是该公司深耕人才培育、锻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该公司党委聚焦高质量发展需求,创新推出“五提”素质提升工程,从政治铸魂、管理提能、技术攻坚、安全筑基、党员领航等方面多维发力,为产业工人队伍注入“硬核”成长动能。
提升政治素养,筑牢思想根基
为进一步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该公司将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作为政治建设的“总开关”,由中心组成员带着课题深入基层一线,聚焦基层面临的堵点、难点问题,深入调研分析,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形成“学研用”闭环。同时,依托八路军东渡黄河纪念碑等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党员开展“重走红色路线”实践活动,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参观革命展馆等沉浸式教育,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截至8月底,该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开展下基层调研33次,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32条。
提升管理效能,激活团队活力
“国学智慧与现代管理的碰撞,让我们的管理思路豁然开朗。”提起“党建+国学”讲座,该公司综合运行队队长马明连连点赞。
该公司党委创新推出“党建+国学”管理提升模式,邀请外部专家量身定制课程,围绕团队协作、情绪管理等主题开展专题讲座,并将国学管理理念融入中层干部月度考核与季度测评,推动管理人员从“经验型”向“智慧型”转变,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效能。截至目前,已开展考核7次,90人获得考核工资兑现4.69万元;评选“星级员工”101人次,奖励10.1万元,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升。
提升技术创新,培育工匠人才
“一通三防”基础知识培训、煤矿监测预警系统出现的常见问题培训、煤矿掘进巷道中腰线的管理和应用培训……在该公司“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每月一次的“大师授课传帮带”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为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技能拔尖和技能骨干人才队伍,该公司充分发挥创新工作室的“孵化器”作用,由行业技能大师和技术能手围绕矿井当月安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及设备检修项目进行授课,通过案例解析和现场示范,精准传授前沿技术、操作要点,为职工成长成才搭建快速通道。目前,工作室已常态化开展了电工、检修工、仪器监测工等重点岗位培训超百人次,有效提升了职工的实操水平与应急处置能力。
提升安全素养,守牢生命底线
安全培训教育是安全生产的源头活水。该公司创新实施“小班额、多班次”培训模式,每月制定详细的学习宣贯计划,根据员工的层级、岗位类别和专业特点,分级、分类、分专业实施精准培训。持续落实“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机制,常态化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一条例两规程五细则一标准一方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两办《意见》、“八条硬措施”,全面提升全员知法守法、知规守纪的意识。各专业分管领导带头登台传经,围绕作业规程编制、安全基础考核等核心内容,通过案例分析、现场演示等方式,不断深化教学实效。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从业人员复训班35期、全员考试8次,实现了在岗干部职工安全培训全覆盖。
提升党员素养,彰显先锋本色
该公司党委以“红色领学工程”为抓手,构建“党校+需求”“支部+实操”“党委+机制”三级联动教学模式,精准对接党员成长需求,开设党务知识、专业技能等定制化课程,在井下工作面、车间生产线等区域设立“党员实训点”,让党员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同时,将学习成效与评优评先、职务晋升挂钩,不断激发党员学习热情。
“今年,我们大力开展‘一支一品’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各党支部纷纷开展‘微党课竞赛’‘技术党课’等特色活动,鼓励党员走上讲台分享工作经验,传授技术窍门。”该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樊龙飞表示,为确保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公司还构建了“党校精准定制教学内容、党委常态化督导考核、支部实战化检验成果”的闭环机制,仅上半年,由党员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便达到50余条,其中15条已付诸实施,累计创效200余万元,充分展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如今,在生产一线,技术能手攻坚克难;在培训课堂,职工争相充电;在比武赛场,工匠新秀崭露头角……这支经“五提”工程锻造的产业工人队伍,正以“硬核”实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在矿山深处书写着新时代的奋斗华章。(薛双娟 于珍锐 张景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