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掠过井口,八点班的职工们已在班前会上开展每日一题学习与班前风险研判——这是韩城矿业下峪口矿安全管理日常的生动剪影。近年来,下峪口矿以“建设‘三无’区队、打造‘三无’班组、塑造本质安全职工”为目标,用创新举措编织安全防护网,让安全生产的种子在每个班组、每名职工心中生根发芽。
机制创新为安全管理注入新动能
“昨天的班前会上,王师傅分享的井下违规操作案例让我印象深刻,以后在工作面作业时可得加倍小心。”综采队职工小李在班前会上的发言,道出了“5词10字”活动法带来的思想转变。这套凝结着安全管理智慧的“学习、通报、点评、帮教、强调”工作法,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紧密串联。
每周一次的事故案例警示教育,职工们会集中学习最新的安全规程和典型事故案例;每周三的班组反思会上,班组长会点名道姓通报上周的不安全行为;每日风险辨识会上,班组长对每个作业环节的安全要点和存在风险逐一点评;下井前的安全叮嘱,总能让“安全第一”的理念在职工心中再加固一层……
与之相辅相成的“1+1+N”(1名机关人员、1个区队和N个小组)督导机制,持续深化班组安全网络建设,更让安全管理实现了全方位覆盖。机关人员每月至少三次进所督导的区队,对各小组活动开展、“三违”帮教、系统信息上传和考核等情况进行全面督导帮扶,并与班组成员共同学习安全规程,开展警示教育。“现在区队的安全管理越来越规范,这背后是机关人员、区队干部和班组职工拧成了一股绳。”安全监察部负责班组安全网络机制建设的乔继军的话语中透着欣慰。如今,“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督导网络,已成为安全管理的坚实骨架。
铁腕治违筑牢安全生产防火墙
“井下作业前不进行安全确认,不仅是拿自己的生命安全开玩笑,更是对整个班组的安全不负责任!‘三违’是安全生产的“拦路虎”,管理人员必须带头反‘三违’。”在安全警示教育会上,该矿安全副矿长马彦彪的话语掷地有声。
掘进二区的职工李某至今记得那次深刻教训。因图省事未按规程检查支护设备,他不仅受到了经济处罚,还在井口的“三违”亮相台上做了检查。“当着全矿职工的面做检讨,脸上火辣辣的,这辈子都忘不了。”职工李某的经历并非个例,该矿对“三违”行为坚持零容忍,尤其是习惯性、典型性严重“三违”,除了经济处罚,还要纳入集中帮教名单。
在打钻三队集中帮教会上,45名职工听着家属协管员讲述身边人因违规操作酿成的悲剧,不少人红了眼眶。“以前总觉得‘三违’是小事,现在才明白,每一次违章作业都是对自己和工友的不负责。”年轻职工小赵的感悟,正是帮教活动的意义所在。从井口的曝光台到集中帮教的深刻检讨,全方位的震慑让“不敢违、不能违、不想违”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奖惩分明激发班组安全新活力
“这个月咱们组拿到了优秀小组,矿上给每人奖励300元!”掘进二区网络小组十一组组长黄广学脸上笑开了花。该矿每月开展的评优选差活动,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调动着每个班组的积极性。
据乔继军介绍,二季度共评选出38个优秀小组,而34个较差小组则受到了相应处罚。“以前只要完成任务就行,现在还要保证班组安全,谁都不想拖小组后腿。”综采队二班自发成立了互查小组,作业前互相提醒安全要点,下班后一起复盘工作得失,这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团队意识,让班组凝聚力大幅提升。
数据最有说服力:6-7月份,该矿零“三违”小组占比82%,较去年同期增长12个百分点。
从班前会的安全宣誓到井下的规范操作,从班组小单元的安全网络到区队的有序组织生产,下峪口矿正以扎实的安全管理举措,让“三无”目标从口号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卫宝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