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彬长矿业文家坡矿深入践行“四种经营理念”,将降本增效融入安全生产全过程,通过强化“人人当家、事事算账”意识,在回收复用、修旧利废、闲置资产盘活等方面精准发力,不断用“紧日子”拼出高质量发展“好日子”。
人人“降本”
该矿通过安全办公会、调度会等多渠道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将“省下一分钱,就增一分利”的理念深植人心,筑牢全员过“紧日子”思想。以闲置资产盘活为突破口,加强同兄弟单位沟通协商,成功调剂原值400万元的煤水分离设备,将资产包袱转化为资源财富,实现闲置资产高效流转。打破“采掘机运通”等专业壁垒,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基本建设、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等“九大专班”,强化统筹调度、综合协调和督促指导,推进142项具体工作取得成效。积极探索实践内部协同联动共促发展的有效路径,以周掘进专题会和日生产协调会为抓手,在补短板、强弱项中动态优化生产组织和资源配置,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该矿紧扣经营目标任务,将降本增效作为推动矿井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举措,明确12个方面38项降本增效措施,累计创效2000余万元。坚持“能复用不领新”原则,深入推进修旧利废、回收复用工作,截至目前累计修复管路、支护材料、开关等设备1000件,节约成本150余万元。深化闲置物资盘活,重点对输送带、管材、电缆、通信线等进行盘点,盘活可复用物资68项,节约价值1100余万元。
“我们发明的管路‘呼吸阀’,能够有效减少管路高差产生的‘虹吸效应’,延长管路使用寿命。过去一年,光减少管路更换维修费用就达90余万元。可以预见,在即将投运的4207工作面中,它必将创造更大的节约价值。”该矿探放水队队长介绍道。
事事“算账”
该矿秉持“向旧料要效益、向技术要突破、向管理要潜力”的节约理念,深入开展“三小一练”“五小”创新征集活动,以文化“软实力”激发降本新成效。“钻孔充填装置”等30余项创新建议转化为实际效益,累计创效20余万元,推动成本管控由“被动作为”向“主动创效”转变,让库房成为价值工坊,学习室变身创新工作室,促使精益管理成为职工行动自觉。在设备检修维护中,动员技术骨干建立生命周期设备管理体系,根据设备工况制定差异化保养方案,避免“一刀切”造成的资源浪费,实现胶轮车故障频次降低30%,每月减少更换液压支架、立柱配件20%。
该矿坚持用制度之俭守护效益之源,在工作上做“俭”法。通过“日清日结”管理模式,每日动态统计材料使用情况,实时公示并纳入绩效考核,引导职工自觉开展“材料回收行动”,仔细收集现场剩余螺丝、阀门、接头等材料,实现大到一台设备、小到一个零部件的全方位利用,推动日常材料消耗同比降低3%。坚持“抓大不放小”,将职工作为挖掘闲置资产潜力的主力军,构建修旧利废积分激励机制,在“奖励落实到个人”的正向激励下,充分释放职工技术优势,确保废旧物资“应修尽修、能用尽用”。
修复如新的旧皮带架擎起煤海长龙,自主加工的行人过桥串联巷道经纬……现如今,“工具不落地、旧料不丢弃、创意不停歇”的行为准则已成为全体文矿人的勤俭共识。面向未来,该矿将坚持当“俭法”的践行者,做增效的先锋队,以降本增效的星火之光照亮高质量发展的璀璨前景。(韩炳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