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煤故事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陕煤故事 > 员工风采
韩城矿业公司桑树坪二号井:刘帅 让矿井“呼吸”更顺畅
发布时间:2025-09-01     作者:陈思蒙   点击量:144   分享到:

“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从湖南科技大学本硕连读的求学时光,到扎根韩城矿业公司桑树坪二号井通风战线。“90”后刘帅始终将这句人生箴言镌刻在自己的逐梦征程中。

一份选择:把根扎在家乡的矿井里

image.png

刘帅学的是安全工程专业,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一次宝贵的实习经历让他与韩城矿业公司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导师给了我去淮南和韩城的实习选择,因为我是土生土长的韩城娃,便不假思索地选择了韩城这边。”

在这一年里,他先后在韩城矿业公司的四对生产矿井进行实习交流,因为能吃苦、肯钻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对各矿井的情况有了全面且细致的了解,更积累了丰富的现场经验。正是凭借着采矿工程的扎实基础和瓦斯动态防突研究的专业积累,他在本专业同届毕业生中脱颖而出,以答辩分数第一的优异成绩圆满毕业。

“我们盼着你能用学到的本事,在外闯出自个儿的一片天地。”2020年,当刘帅从湖南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硕士毕业时,一边是众多诱人的发展机会,一边是父母对回乡的不解。但他却毅然选择回到家乡,义无反顾地投身韩城矿业,将自己的专业理想扎根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

一股韧劲:让每个方案都“沾着煤尘”

image.png

2021年11月,刘帅正式成为桑树坪二号井通风管理部的一名防突技术员。面对地质构造复杂、煤层透气性差、瓦斯治理难度大等矿井“一通三防”系统的复杂局面,他暗暗发誓:“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就一定要把矿井的‘呼吸’管明白。”

“方案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必须能在井下落地生根。”这是刘帅始终坚持的工作准则。为制定符合矿井实际的“一矿一策、一面一策”瓦斯治理方案,他经常带着图纸深入井下,与施工人员交流探讨、在现场测量计算各类数据,力求做到真实可靠。同事们开玩笑的说道:“刘工的方案拿过来就能用,每一个字都浸着井下的煤尘味。”

“一个人的创新是微光,一群人的创新才是火炬。”为改变传统培训枯燥、职工难以理解的状况,刘帅创新提出“视频+制度”的培训模式,他主动深入井下现场,将打钻全过程拍摄成岗位操作教学视频,直观高效的将安全培训送到职工手中,推动“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理念深入人心。

有人问他天天泡在井下累不累,他笑着说:“矿井的技术在更新,我们的脑子也得跟着转,停下来就跟不上时代了。”在该矿智创班毕业答辩中,刘帅以综合第一的成绩结业。

一串突破:用创新点亮瓦斯治理新图景

image.png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治理也面临全新挑战。面对这一局面,刘帅主动攻关,2024年主导完成的《一种瓦斯抽采浓度负压点计算及调试方法改进》项目,获矿业公司“五小创新”一等奖。该技术如同为瓦斯抽采系统装上“精准导航”,使抽采浓度提升至25%以上,同比提高15.19%,年节约电费约1500万元。

此外,他在日常巡查中发现,打钻过程中传统的防喷孔装置存在钻杆部位密封不严、瓦斯容易从装置底部喷出等现象,严重影响作业效率和安全生产。针对这一现象,他经过深入研究和反复试验,最终成功研发出水封集气式防喷装置。该装置投用后,使灾害治理期间瓦斯超限频次下降70%以上,显著提升井下作业安全水平。

从2021年入职至今,刘帅的创新之路从未停歇:6项专利申报,5项已获授权;10篇专业论文见刊;水力压裂增透抽采半径考察工作让矿井钻孔量减少15%,为采掘接续扫清障碍……这些数字背后,是他对“安全工程”专业的执着,更是他对人生理念的生动践行。

如今,刘帅依然保持着初见时的热忱与闯劲,每一份方案、每一次创新、每一场培训里,都融入着他的奋斗激情。变的是每一次的工作任务,不变的他眼里特有的光。(陈思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