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为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丰富老人们的精神生活,10月28日,在重阳节来临之际,黄陵矿业一号煤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开启了一场温暖的“敲门行动”,他们穿梭在村落街巷,敲开空巢老人的家门,用嘘寒问暖的关怀、帮办代办的贴心,将有温度、有爱心的服务送到老年群体身边,为老年群体送上节日的温暖与关怀。

“阿姨您好!刚才检查发现您家取暖电器不少,用电负荷有点大,建议您换个质量好的插排和开关,电动车充电的临时插座一定要固定牢固,外出时千万记得切断电源……”10月28日,在鲁寺南台村周桂英老人家中,一号煤矿家属协管员梁娜一句句贴心的问候与安全叮嘱,像一股暖流涌上老人心头,让整个屋子都充满了温情。
在“敲门行动”中,针对冬季火灾隐患较为突出的问题,“红马甲”们化身安全宣传员,耐心地向村民讲解消防安全小知识。对于独居老人、空巢老人以及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他们更是投入了更多精力重点走访。志愿者们以“话家常”的轻松方式,引导居民落实“三清三关”,反复提醒大家注意用气、用电、用火安全,将安全防线筑在老人身边。
除了安全宣传,政策解读与需求收集也是“敲门行动”的重要环节。志愿者们围坐在老人身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唠家常”,面对面为居民讲解惠民政策、列举真实案例、解答疑问困惑。对于居民提出的问题和需求,能当场解决的绝不拖延,当场无法解答或解决的,便认真登记入册、整理归纳,协调相关力量限期处理,真正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10月28日晨雾轻笼,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队伍已带着牛奶、鸡蛋、水果等慰问物资踏上行程,志愿者们前往倪秋全夫妇家中慰问。
“叔叔,重阳节快到了,我们来看您啦!”志愿者董国萍一声熟悉的问候,让倪秋全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倪秋全夫妇有着2个孩子,可孩子们常年在外地工作,由于工作繁忙,平时很少有时间回家陪伴老两口。更让人心疼的是,2020年倪秋全不幸遭遇了一场交通事故,导致左腿粉碎性骨折,尽管经过治疗已基本恢复,但行动依然不便,日常生活多有不便。
“我的儿子和女儿都在外地打工,孩子们从小就懂事,长大了也孝顺我。之前我也去和儿孙们住过一段时间,可年纪大了,口味和他们合不到一起,有时候想说说话,也总因为想法不一样聊不到一块儿,后来我就和老伴儿回来了。”谈及如今的生活近况,倪秋全老人坦诚地说道,话语中难掩对儿女的思念,也带着一丝对独居生活的无奈。
在这个节奏飞快的时代,空巢老人往往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孤独与寂寞时刻萦绕在他们身边,难以排解。倪秋全虽然深深理解并全力支持儿女外出追求自己的梦想,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同样渴望着陪伴,期盼着有人能时常关心他的身体状况,倾听他的心声,与他分享生活中的点滴滋味,哪怕只是简单的家常琐事。
了解到倪秋全夫妇的生活困境后,一号煤矿的志愿者们便将这份牵挂放在了心上。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两口的生活,志愿者们隔三岔五就上门探望,帮忙拆洗厚重的被褥,将老人的家收拾得干净整洁,陪着他们聊聊家常,说说矿区里、村子里发生的新鲜事。这些看似平凡琐碎的举动,却如同为老人打开了一扇连接外界的大门,让他们不再被孤独包裹,切实感受到了如同家一般的温暖与热闹。
“孩子们经常来敲门,一来就问我和老伴儿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总不放心我们老两口在家。来了之后就帮着拾掇这、拾掇那,忙前忙后不停歇。你们这一来啊,家里不仅热闹了,我们心里也跟着亮堂了!”倪秋全话语中充满了对志愿者们的感激之情。
水长总有源,树高总有根。立德行孝、敬老爱亲,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更是企业发展的根基。近年来,一号煤矿一直秉承“关爱孤寡老人 义务奉献爱心”的光荣传统,常年坚持亲情服务不断线。
为了给老人提供更持久的关怀关爱,矿上专门安排专人,对矿区及周边区域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尤其是独居高龄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并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按照独居型、失能型等不同类型,为每位老人建立了详细的电子档案,实现精准化管理与服务。定期组织志愿者入户开展家居清洁、义务理发、心理疏导等服务,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助托与上门探望“六助一探”服务,为老人解难事、办实事,当好他们信得过、靠得住的知心人,嘘寒问暖、时刻牵挂的体己人,关键时刻雪中送炭的贴心人,让更多老人切实感受到了社会的关怀与温暖,也让矿区的“夕阳红”绽放出更加绚丽、精彩的光彩。(倪小红 缑欣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