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煤故事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陕煤故事 > 陕煤文苑
陕西省煤层气春林河公司:窗台上的清风
发布时间:2025-08-28     作者:贾翠   点击量:40   分享到:

天刚蒙蒙亮,窗台上那盆野竹子就醒了。叶尖挂着的水珠晃了晃,被穿堂风一吹,吧嗒落在窗台上,像谁轻轻敲了下桌子。这竹子是去年去四川朋友那里玩的时候带回来的,在山里长了不知多少年,根须扎得深,移到盆里也没改了性子,一个劲儿往上蹿,倒也比办公室里那些养在瓷盆里的文竹看着泼辣——像极了常年扎根在项目一线的职工们,皮实,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

image.png

我爷爷以前在村上当干部,家里堂屋的方桌上总摆着个粗瓷茶杯,泡的是商店里几块钱的便宜茶,梗多叶碎,喝着带点涩。有回我放学回家,撞见邻居王婶往桌上放了袋鸡蛋,红着脸说多谢爷爷帮她孙子办了入学,说完转身就走。爷爷抓起鸡蛋就开始追,俩人在晒谷场上拉拉扯扯,裤脚都沾了泥,最后爷爷从兜里摸出五块钱,硬塞给王婶:“鸡蛋我收下,给我孙女补营养,但这钱你必须得拿着——我当这村干部,可不是为了占乡亲们的便宜……”

如今,我也工作了,在机关党群部门做宣传干事,桌上总堆着些印好的学习材料,字里行间都是“清正”二字。上个月筹备廉洁主题征文,有个生产一线的职工找过来,说刚给我QQ发了一篇稿子,想让我帮忙“润色润色”,好让他完成任务,完了请我吃碗泡馍。我打开他的稿子,里面简单的写着夜班时怎么盯着压力仪器仪表,写着检修时手上磨出的茧子,虽然简短,但却带着股钻劲儿。“你这稿子不用润色,”我指着刚印发的红头文件上“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这句话给他看:“咱一线工人的故事,就像井场的钻机,实打实才有力气,你们生产一线那些师傅们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扎根一线的事儿,比啥修饰都有力量。”说着从抽屉里拿出本《榜样》,“你看这里面写的劳模,哪个不是靠真本事说话?”他愣了愣,挠了挠头走了,后来那篇稿子登出来时,旁边配着他满手油污检修机器的照片,字里行间全是一线井场钻机的油味和师傅们挥洒汗水的咸味,比任何修饰都动人。

前阵子带着部门的小王去一线拍宣传照,给稿件积攒素材。项目乙方包工头从工具房里拿出两个玻璃杯,塞到我们手里,背身上印着“安全生产”四个金字。“拿着拿着,不值钱,泡个枸杞正好。”他笑的脸上的褶子都挤到一块了。小王正要伸手接,我拉住他,对鲍总说:“您这杯子上面印着安全生产,就得留在工地上时刻提醒大家才对,我们办公室里都有自己的杯子,这拿回去也用不上……”包工头听完尴尬的笑了笑,我指着不远处正在运转的钻机,钻头正一寸寸往地下扎,“您看那钻机,每往下钻一米都得校准参数,半点马虎不得。咱这人心里的秤,也得这么准才行呀。”他愣了愣,把杯子往工具房角落一放,说:“你这姑娘,说话跟钻杆似的,直来直去……”

晚上回到家,儿子正拿着自己的小水壶给窗台上的竹子浇水,扭过头对我说:“妈妈,妈妈,你快看,我给它们浇水水,它们好像又长高了呀……”风从窗外钻进来,带着点土腥味。我望着正在浇水的儿子,又想起爷爷那只泡茶的粗瓷杯,杯子里泡的那些粗茶,浮起的片片碎叶,似乎懂了:原来清风从不是书本里的大道理,而是爷爷的那份坚持,是一线职工文章里的油星子,是把不该拿的杯子退回去时,心里的那份踏实。我扭过头对儿子说:“果儿,你看,我们要像这竹子一样,扎根要深,腰杆要直;还要像你浇花的水,不偏不倚,清澈见底——每一滴都落在该去的地方,不带半分私心,也容不得半点混浊,滋养的草木生长,也映得见天地清白。只有这样,我们的日子才能过得踏实,连梦里都是松快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