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煤故事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陕煤故事 > 陕煤文苑
田宏伟 散文——《天上黎坪》
发布时间:2025-06-13     作者:佚名   点击量:10   分享到:

天上黎坪


车子仿佛在云中翻筋斗,还没在这个山腰停留多久,就端直从那个山头开了过去。这种起伏感像是掉进了黑洞里,又像是在爬彩虹。就在懵懵懂懂、半睡半醒的状态中,我们来到了黎坪。回过头看,能邂逅五月的黎坪,着实是一件有趣而感动的事情。

黎坪,位于陕川交界的巴山北麓。早在商周时期,就是古米仓道上商旅往来、茶马互市的繁盛之地。抗战时期,爱国人士安汉曾在这里开荒种田,农垦生产,大力发展了当地的农业和经济。 

初看黎坪,山高林深,烟波淼淼,浓荫滴翠,曲径优雅。脚踏着这片灵秀之地,仿若跌入一幅晕染千年的水墨长卷,恍惚间竟不知今夕何夕,甚至连呼吸都染上了不惹尘埃的仙气。据导游介绍,黎坪有一百六十多处值得赏玩的地方。第一站我们便来到了剑峡。名曰剑峡,必定有宝剑利器有关,据说此峡为大禹劈剑所得。漫步走在剑峡的石阶上,高耸的林木遮天蔽日,各种鸟叫声不绝于耳,头顶的薄云层层叠叠,脚下幽谷的深水形神兼备。在这里,最引人目光所致的便是眼前的西流河。俗话说“天下河流皆向东”,但黎坪的山势是东高西低,可以说高能入九霄,低能下深谭,所以就产生了“一江春水向西流”的奇景。潺潺的西流河如玉带般绵延西去,静静滋养着两岸的山川、生灵和栖息的人们。站在一处桥上,放眼望去,静水处,溪水湛蓝宁静,清幽晶莹;流动时,溪水活脱灵动,晕开见底。遇到山势较高的地方,一泻而下飞出了枫林瀑布,在青山翠林、鸟语花香的掩映飞流直下,令人美不胜收。关于西流河,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黎坪是没有河的,当地百姓只能靠雨水维持生计。有一年天旱,大半年没下雨,当地庄稼颗粒无收,连树都快干死了。东海龙王一子仙游路过,见百姓跪地痛哭求雨,于心不忍,便想引水救民。于是,龙子乘夜色从东海打通了一个泉眼,将海水顺利引入了黎坪。从此黎坪就有了西流河。走进河边,我激动地捧起一窝清水,擦了一把脸,那来自山间的清凉和寒意刹那漫过全身,那沁凉的温柔悄然种进了心底。我担心打扰这一潭的清澈,急忙将双手收了回去。

移步换景,步移景异。中华龙山绝对是黎坪的镇山之景和王牌特色。这里是奇石的世界,更是自然馈赠的宝石库,可谓一石一境,一石一态,一石一画。极目远眺,磅礴山势绵延犹如龙脉贯通天地,蜿蜒山脊似巨龙横卧云海,突兀峰峦恰龙首昂首啸天,幽邃洞窟恰似潜龙栖身之穴,这堪称中华奇观,世界奇观。静距离靠近龙山,每块龙石都褶皱为韵,斑驳作墨,层叠的岩壁如片片龙鳞闪耀着青光,沟壑纵横如龙甲错列生威。导游介绍,汶川地震的强烈震波竟“唤醒”了这座沉睡的龙山,中华龙山由此展露了真容,这让我们既为大自然的磅礴伟力心生敬畏,又对这片土地浴火重生的生命力肃然起敬。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红尘峡,这个名字听起来富有浪漫情怀,有歌词:“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 红尘峡这名字配上“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站在峡谷里可以想象一下策马奔腾的场景,感觉连风都带着自由的味道,都藏着难忘的故事,这还真应验了我们的猜测。红尘峡的由来跟一位世外隐居高人有密切关系。相传南郑隐士樊志张先生曾隐居于此,他每日潜心悟道,钻研术数,吟诗作画,交游高士,广结善缘,育人济世,已超然红尘,修得了仙风道骨。后来樊先生坐化归天,后人感念其恩德,敬重其修为,将他居住的地方命名为红尘峡。站在红尘峡上,让人突然有一种释怀的感觉,可能是山涧流水声太治愈,也可能是满眼绿意让人放空,一瞬间就觉得所有的烦恼忧愁都顺着峡谷的溪水流走了。

回来陕北的这些天,一直在思念黎坪的景。想念黎坪缭绕的青峰,想念那漫山的苍翠,想念中华龙山的壮美,想念红尘峡里的日光,更念那里的山山水水,一枝一叶。

黎坪在天上,在眼前,更在脑海和心田。

写意黎坪!秘境黎坪!天上黎坪!


(红柳林矿业  田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