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看,这里的岩层结构特殊,需要我们一起调整风机安装方案……”
在曹家滩矿业公司百米深的井下巷道中,通风维护区的工程师正与设备供应商的技术人员并肩而立。这样坦诚交流的场景,将“乙方思维”融入通风区的日常管理实践中,如今在该队已成为常态。这种以换位思考促共赢的理念,正在安全生产领域绽放异彩,为千尺井下的矿工们筑起更加牢固的安全防线。
共赢之果 安全效益显著提升
该公司通风维护区的工作涉及多方协作,该队深入践行“用乙方思维做甲方”理念,以服务者的心态主动理解合作方痛点,优化沟通方式,明确需求表达,提供必要支持,共同解决问题。例如在引进新型通风设备时,该队不再仅仅下达技术参数要求,而是提前与供应商深入沟通,了解设备性能瓶颈与适配条件,共同制定更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设备投用后既能满足通风需求,又降低维护成本。
“我们需要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追究责任。”在与乙方的协调会上,该公司通风维护区负责人樊龙说道,“传感器数据漂移问题,我们更想知道是安装工艺问题,还是井下环境干扰?”这样开诚布公地讨论,让乙方技术人员放下了心理包袱,主动提出了三个改进方案。
这种双向奔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今年以来,该公司通风系统故障排除时间平均缩短了30%,乙方单位的主动维护频次增加了25%。
机制之新 创建双向赋能平台
乙方思维的核心之一是“精准理解客户需求”。该队将这一思维应用于内部管理与外部协作中:在下达工作任务时,力求指令清晰、标准明确,避免因表述模糊导致执行偏差;在验收工程或设备时,提前明确验收流程与细则,并与乙方共同确认,减少后续争议。同时主动收集合作方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管理方式,形成良性互动。
“上次我们提出的接线防水难题,没想到他们当场就拿出了改进方案,这对我们优化产品真是雪中送炭。”乙方电工班长感慨道。
该队还创新推出了“技术交流沙龙”,每月邀请合作单位进行座谈。通过定期组织技术交流、共享故障数据、联合开展应急演练等方式,增强了彼此信任,实现了资源与能力的互补。
下一步,该队将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创新协作机制,继续以谦逊、开放的态度定义管理角色,以信任、协作的意识定义甲方角色,推动工作提质增效,为该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张嘉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