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经营管理 > 社会责任
彬长矿业孟村矿:优化治污路径 守护黄河母亲
发布时间:2025-09-05     作者:郝杰   点击量:282   分享到:

彬长矿业孟村矿地处黄河“几字弯”这一生态敏感区域,该区域地形复杂、气候干旱,土壤沙化与水土流失问题并存,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较弱,对环境变化的承受阈值较低。作为区域能源开发的重要节点,近年来,该矿始终将生态保护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以系统思维构建起覆盖矿井水全生命周期的生态治理体系。

image.png

在治污技术路径选择上,该矿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方针,通过“源头-过程-末端”的全链条管控实现环境效益最大化。针对矿井水悬浮物浓度高、含盐量波动大、氨氮超标等特征,创新采用“预沉调节+超磁分离+高效澄清+V型过滤+除氨”五级联合处理工艺:预沉调节池通过重力沉降平衡水质水量波动;超磁分离设备利用磁性微粒吸附技术实现悬浮物快速分离,单台设备处理能力达500m³/h;高效澄清池通过斜管沉淀与絮凝反应的协同作用,使出水浊度稳定控制在10NTU以下;V型过滤系统采用均质石英砂滤料,通过恒水位过滤技术保障出水SS≤5mg/L;末端的除氨单元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在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85%以上的氨氮去除率。经第三方监测机构连续三年跟踪检测,处理后的矿井水pH值、化学需氧量、重金属等12项指标均优于《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要求,其中悬浮物去除率达99.6%,氨氮去除率达92.3%,实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image.png

今年1-8月份,该矿共计处理矿井水1094.61万m³,综合利用161.08万m³,达标外排933.53万m³,主要污染物均稳定达标排放,实现了源头保水控水、过程监测监控、末端净化利用的矿井水全生命周期管控。同时,矿井水处理站建设了先进的可视化管理系统,直观掌握处理站全貌及运行数据,确保了水质处理的准确性与安全性,实现污水处理智慧化、可视化。此外,该矿还完成了超磁设备主机大修,更换提标车间斜板290㎡、滤沙335吨,增设加药系统2套,有效提高了矿井水处理精细度及效率。

image.png

同时,为破解传统水处理模式中存在的监测滞后、响应迟缓等痛点,该矿投资建设了矿井水处理可视化管理系统。该系统集成物联网感知、数字孪生、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在关键处理单元部署28个智能监测点位,实时采集流量、pH值、浊度、溶解氧等16项核心参数,数据传输延迟小于0.5秒。通过三维可视化界面,管理人员可直观查看各处理单元运行状态,系统自动生成水质变化趋势图与设备效能评估报告。当监测数据接近预警阈值时,平台立即触发多级预警机制,同步推送至移动终端,指导运维人员精准调整加药量、反冲洗周期等工艺参数。系统运行以来,设备故障响应时间缩短60%,药剂投加量优化15%,年节约运维成本超200万元。

image.png

目前,该矿已形成“技术升级+智能管控”的生态治理双轮驱动模式。处理后的矿井水60%回用于井下防尘、设备冷却等生产环节,40%经深度处理后达到城市杂用水标准,用于矿区绿化灌溉与道路降尘,年减少新鲜水取用量80万立方米。“这种‘资源化利用-生态化修复’的循环发展路径,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更为黄河流域能源基地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该矿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周培良说。(郝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