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榆北中能煤田公司:这个春天的“煤”好时光
发布时间:2025-04-30     作者:蔡海涛   点击量:87   分享到:

春潮涌动,生机勃发。2025年,中能煤田公司持续落实“四种经营理念”,通过在安全生产、降本增效、科技创新等多方面持续发力,一季度商品煤产量较同期增幅27.2%,降本增效突破400万元,开启了“煤”好时光。

image.png

AI上岗,安全更有保障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该公司以“九全九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为抓手,发挥智能化建设成果优势,全面构建安全“一张网”。

在中能袁大滩煤矿调度信息中心,279路工业视频正在大屏实时显示井上下所有重要场所。中央变电所巡检机器人沿着预设轨道缓缓移动,实时监测设备状态。“过去需要多人协同完成的巡检任务,现在通过智能系统就能实现全天候监控。”该矿调度信息中心相关技术人员介绍。

深化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注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构建起“AI视频识别+人员定位+智能预警”三位一体防控体系。在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让支护效率提升40%以上。“这套系统能根据顶板压力变化,及时调整支护参数,相当于给支架装上了‘智慧大脑’。”该矿综采一队技术员说道。

在企业文化展厅,9DVR事故模拟体验区排起了长队。“通过沉浸式体验,员工们能直观感受‘三违’操作的严重后果。”该公司安全监察管理部王鹏军介绍,创新采用的“靶向培训”模式,将培训合格率提升至100%。

image.png

“精打细算”也是门艺术

降本增效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该公司以“九链九增”经营管理模式,深度践行“四种经营理念”,全方位深挖潜力。

走进机修车间,“降本增效 精益求精”的标语格外醒目。电修班班长马礼波正带着班组成员改造水泵叶轮,“为方便水泵叶轮检修,利用废旧材料研究加工出的专用叶轮拉马,年节省人工费约16万元。”该矿通过推行“131”全流程管控模式和双线管控机制,建立“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设备维护成本降低25%。

同时在生产环节,合理安排生产布局,减少无效作业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优化采煤工艺,将采煤效率提高了20%以上,同时降低了煤炭损耗率。加强物资管理,严格执行物资采购计划审批制度,避免物资积压浪费,开展物资回收复用工作,对废旧设备、材料进行修复再利用,仅一季度就累计完成修旧利废项目377项,创造经济效益122.37万元。

image.png

以前拼人力,现在晒“科技”

在大师创新工作室,“煤炭行业技能大师”杨玉刚正在围绕“智能化综采设备故障预判”技术,通过“案例推演+逆向攻关”的形式,与员工展开讨论。该技术利用设备运行大数据构建“健康档案”,通过识别振动频谱、油温曲线等10余项核心参数的微小异常,实现从“事后维修”到“事前预警”的跨越。

“以往设备故障就像突然发病,现在我们能提前预判症状。”杨玉刚指着屏幕上的三维模型介绍。将井下实际设备复制为虚拟模型,通过虚拟场景复现故障过程,可有效避免突发停机。

该公司通过大力开展人才培养工程,致力于在AI背景下,深入合作高等院校、专业机构实行校企共育内生式培养。利用创新工作室等人才孵化平台,实现公司各类人才在学历、技术、技能、管理等方面全方位提升。截至目前,该公司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占比增加至87%以上,先后有12项五小创新项目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奖项。(蔡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