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安全生产 > 安全生产
4000天!韩城矿业下峪口矿以硬核管理筑牢安全“生命线”
发布时间:2025-10-23     作者:刘伟 卫宝娜   点击量:45   分享到:

截至10月17日,韩城矿业下峪口矿井下连续安全生产4000天。多年来,该矿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日常培训、警示教育、隐患排查、专项整治等方面,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管理体系,为矿井的持续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常态化培训强根基:从“要我安全”到“我会安全”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事故的最直接原因。安全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日常的点滴积累。”该矿常态化开展领导班子、部室、区队三级培训,领导班子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领会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管理人员每周二、周四开展专业集中培训;区队班组每日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结合当天的生产任务和作业环境,细致排查潜在的安全风险,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与此同时,该矿高度重视职工应急自救能力的提升,组织职工绘制避灾路线图、开展自救器使用培训,提升应急自救能力。如今,参与班前会安全培训已成为全矿职工的自觉自愿行为,大家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安全思想根基不断夯实。

多样化警示敲警钟:让“安全红线”入脑入心

image.png

该矿始终致力于创新安全警示教育形式,力求让警示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在职工心中长鸣安全警钟。安全监察部及时将全国范围内近期各类事故警示通报下发至各区队,组织职工集中学习,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后果,对照自身工作查找不足;各部室结合专业特点,每周制作一部事故案例视频,通过与生产相关的典型事故,以直观的画面、翔实的讲解,让职工身临其境感受事故的危害性。职工学习结束后结合自身岗位撰写心得体会,并以班组为单位分享学习感悟,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

每周一次的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每周三的班组反思会、每日风险辨识、“三违”帮教等多样化的安全警示教育,让“安全第一”的理念在职工心中加固一层,有效减少了违章操作、侥幸心理等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严考核激励除隐患:变“被动排查”为“主动攻坚”

image.png

隐患是安全生产的“定时炸弹”,及时排查治理隐患,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关键。近年来,该矿常态化开展多轮次、全覆盖的井上下安全隐患排查。为了进一步提升隐患排查的效率和质量,创新实行隐患排查治理评优选差机制,根据隐患排查的数量、质量及整改跟踪情况,对参与排查的管理人员进行排名和奖罚,以考核激励激发参与隐患排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管理人员从“被动排查”变为“主动排查”。

为提升职工对重大隐患的自查能力和自觉性,带班人员对区队班组长进行重大事故隐患抽查,考核内容涵盖重大事故隐患的辨识标准、排查方法、上报流程等,确保“兵头将尾”具备过硬的重大隐患排查能力,发挥好带头作用,并鼓励区队积极自查重大事故隐患上报,敢于主动暴露问题,“考核+激励”双管齐下,进一步筑牢了重大隐患防线。

全方位管理提本安:以“双轮驱动”守牢安全底线

该矿坚持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和班组安全网络体系,并作为提升矿井本安水平的两把利剑。从安全环境构建和职工安全素质提升入手,通过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实现了人、机、环、管的和谐统一。每周三由矿长组织开展生产系统风险研判专题会,围绕井下生产系统开展全覆盖风险分析,动态更新隐患清单、风险清单及管控措施,以“清单化+闭环管理”模式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地见效。

如今在区队管理上,从班前会、井口检身、乘车、开工前、作业过程和收工等各环节都体现了高度的安全风险意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尤其是在开工前和收工后“两个半小时”的双重预防工作、升井后班组安全网络活动对作业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的工作方式,实现了安全生产的全方位、无死角管理,有效降低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站在新的起点,下峪口矿将继续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创新安全管理方法,持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守护矿井安全生产,向着更高的安全目标迈进。(刘伟 卫宝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