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更是职工生命安全的坚实保障。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以来,澄合矿业公司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根本遵循,以“十大行动”为抓手,全员动员、全链条发力,在风险隐患治理、科技兴安赋能等方面持续深耕,奏响了煤矿安全生产治本攻坚的铿锵乐章。
高站位谋划 筑牢行动“基本盘”
为高质量落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该公司迅速响应,由主要负责人挂帅,安全环保监察部牵头抓总,各安全生产部室协同参与,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该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聚焦煤矿行业领域,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不动摇,紧盯安全生产治本攻坚目标任务,补短板、强弱项,坚决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进一步优化工作路径,从安全理念树立、治理能力提升、事故遏制等方面制定具体的任务书,将2024 年作为“能力提升年”,2025 年作为“强基固本年”,2026 年作为“效能提升年”,着力构建循序渐进、稳步提升的目标体系。进一步强化督导考核机制,通过将重点工作纳入清单管理、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问题、实施工资挂钩考核等方式,充分调动各部门、各矿井的积极性,确保三年行动按计划有序开展。
强基础攻坚 织密安全“防护网”
为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该公司累计组织安全培训超1.2万人次,开展安全知识应知应会“全员均过关”考核2轮,将“八项硬措施”应知应会70题纳入必修课程,推动“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各矿井创新开展“历史上的今天”事故警示、“讲亲身经历事故”分享会等活动,让安全意识深植每一名职工心中。
针对重大风险隐患,该公司严格落实“22 必报”机制,每日研判高风险作业,实施“三包”责任管控;每周召开风险分析会,对高风险矿井开展专项督导。2024 年以来,累计自查整改重大隐患43条,通过NOSA安健环体系建设,各矿井均达到二星级以上标准,“动态清零”机制持续完善。
面对水、火、瓦斯、顶板等煤矿“天敌”,该公司着力构建“12551”水害防治体系,完成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实现“零水害”目标;升级瓦斯治理技术,与重庆煤科院合作优化顶层设计,推进地面永久抽采系统建设,瓦斯超限事故风险得到有力管控;推广液态CO2防灭火、高位定向压裂等技术,让“六零”灾害治理目标步步靠近。
科技赋新能 激活发展“新引擎”
在所属西卓煤矿智能化工作面,采煤机按照预设程序自动割煤,井下数据实时传至地面调度中心,职工在监控大屏前即可完成操作——这是该公司“科技兴安”的真实场景。
近年来,该公司累计投入6亿余元推进“智能矿井、智慧矿区”建设,建成4对智能化矿井,7个采煤工作面实现智能化开采,11套快掘系统让复杂地质条件下单进突破570米。辅助运输领域淘汰小绞车90%以上,供电、排水、皮带等固定场所实现“无人值守、有人巡视”,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成效显著。
“以前靠人盯,现在靠系统,安全监管更精准了。” 安全环保监察部负责人表示,目前,安全生产信息共享平台、“千眼视频”智能监控系统全面建成,与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互通,实现了风险实时预警、隐患在线整改。
“下一步,我们将以‘强基固本’为重点,持续补短板、强弱项,让安全理念成为行为自觉,让科技支撑更加坚实,让管理体系更趋完善。”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薛双娟 王顺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