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安全生产 > 安全生产
26天零7小时!陕西煤层气钻井分公司李庄201-25井刷新钻井纪录
发布时间:2025-05-20     作者:张亚明 严梦实   点击量:35   分享到:

“4000米深度,成功突破!”5月1日23:00,随着现场一声高呼,陕西省煤层气钻井分公司李庄 201-25井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口井自4月5日16:00开钻,历经26天零7小时的日夜鏖战,在克里摩里组深度成功突破4000米,顺利完钻,刷新了钻井分公司在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公司环庆区块油气项目钻井效率纪录。

image.png

技术与管理双轮驱动,实现效率飞跃

“这次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技术创新是关键!”项目技术负责人庞博擦着额头的汗水,难掩兴奋地说道,“我们运用大数据分析与动态模拟技术,就像给钻井作业装上了‘智慧大脑’,不断优化钻具组合和钻井参数。你看,通过反复调试,把钻压、转速与井下动力钻具配置调整到最佳状态,钻进效率一下子就提上来了!”同时,技术人员还对泥浆性能进行精细化改良,构建起密度、粘度、pH 值与切力等指标的动态调控体系,为钻井作业筑牢稳定性“防线”。

在管理优化方面,该项目经理介绍:“我们采用‘理论 + 实操’的双轨培训模式,组织了多轮次技能培训与实战演练。大家在模拟场景中反复磨合,现在团队配合默契度极高,真正实现了人力资源与设备、物料的高效协同。”

工期成本双下降,成果获高度认可

与此前施工的李庄201-24井相比,李庄201-25井工期缩短了25天零2小时,人工成本降低46%、物料成本节省60%。玉门油田甲方代表在验收现场竖起大拇指:“这次陕西省煤层气钻井分公司的表现太出色了!这样高效率、高质量的完钻成果,完全超出我们预期,为后续合作开了个好头!”该井的成功完钻,不仅为后续项目积累了宝贵经验,更成为公司开拓市场的有力“敲门砖”。

因地制宜攻克难题,保障钻井顺利推进

“砂岩地层的井壁就像脆弱的沙堡,稍有不慎就会坍塌。”负责钻井液调配的技术员说道,“我们通过优化钻井液性能,提高密度和粘度,再加入防塌剂,给井壁穿上‘防护衣’,这才解决了难题。”面对砂岩地层钻头磨损快的问题,技术员焦鹏说到:“我们选用PDC钻头,精准调整钻压、转速,让钻头‘战斗力’拉满。”

在泥岩地层作业时,施工过程同样面临诸多挑战。“泥岩遇水就膨胀,井径缩小得厉害。”现场施工队长庞博说,“我们使用抑制性强的钻井液,控制失水,就像给泥岩‘降降火’,总算稳住了局面。”而针对泥包钻头的问题,技术员凤凯扬分享:“优化钻井液性能,调整排量,及时把岩屑清理出去,钻头就能保持高效破岩。”正是通过这一系列因地制宜的措施,该项目施工人员成功攻克地层难题,确保钻井作业顺利推进。

据该项目经理介绍,下一步,将深入研究智能钻井技术,将AI算法与钻井工艺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钻井效率与精度。在项目拓展方面,我们已瞄准西部更多复杂地质区域的钻井项目,希望能把李庄201-25井的成功经验推广应用,持续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张亚明、严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