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安全生产 > 科技创新
神南产业机电设备维修中心:“人防+技防”相结合,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发布时间:2025-10-24     作者:王佩佩 王景轩   点击量:43   分享到:

随着智能制造的深入推进,传统车间安全管理正加速向智能化转型。近日,神南产业机电设备维修中心率先引入加载实验台人脸识别系统,并采用3D打印技术定制工业插座锁,以人防+技防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起全方位、高效的安全防护体系,为生产车间安全运行注入了坚实的科技力量。

人脸识别守关卡:加载实验台的智能准入屏障

加载实验台作为车间核心测试设备,其操作安全性直接关乎设备运行稳定与人员生命安全。以往依靠人工登记、钥匙交接的管理模式,存在权限模糊、追溯困难等隐患。为此,电气车间部署了高精度人脸识别准入系统,实现了实验台操作的全流程智能管控。

该系统通过高清摄像头采集操作人员面部特征,与预存的授权人员信息库实时比对,只有权限匹配者才能启动设备。同时,系统自动记录每次操作的人员姓名、操作时间及实验参数,形成不可篡改的电子台账。这一技术应用不仅杜绝了非授权人员违规操作的风险,还通过数据留痕实现了安全责任的精准追溯,让谁操作、谁负责的管理原则落到实处。

3D打印巧赋能:工业插座锁的定制化安全升级

电器上锁管理是生产运行的安全线,而工业插座误触、私拉乱接等问题一直是安全管理的难点。传统标准化插座锁虽通用性强,但适配性不足,难以满足不同型号设备、特殊工位的安全防护需求。电气车间王景轩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采用3D打印技术,量身定制工业插座锁,破解了这一安全痛点。

利用3D建模软件,他根据不同工位插座的尺寸、接口类型及使用场景,精准设计锁具结构模型,通过工业级3D打印机快速打印出具备高强度、耐磨损特性的锁体部件。定制化插座锁不仅能完美适配各类插座,还增加了防误插、防松动设计,配合专属钥匙管理,有效防止了非作业时间的违规用电行为。3D打印的灵活性还让锁具迭代升级更高效,可根据生产调整随时优化设计,实现安全防护与生产需求的动态匹配。

双技融合筑防线:安全管理模式的智能化转型

人脸识别与3D打印技术的协同应用,并非简单的设备升级,而是车间安全管理理念的全面革新。这两项技术分别从人员行为管控物防设施优化两个维度发力,构建起人防精准化、物防定制化的新型安全管理体系,推动安全管理从被动防范主动预防转变。

在日常管理中,人脸识别系统的实时监测与插座锁的物理防护,既通过技术手段规范人员操作行为,又借助硬件设施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这些车间安全管理的创新应用,不仅显著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率,更彰显了科技赋能安全生产的长效价值。自两项技术投入使用以来,车间未发生一起因违规操作、违规用电导致的安全事故,安全管理效率提升50%,为车间稳定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这种技术+管理的深度融合,让安全管理更具预见性、精准性,为车间筑起了一道智能安全墙。在规范的管理下稳定运行。(王佩佩 王景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