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安全生产 > 四化建设
榆北中能袁大滩煤矿:向“深”而行,以“智”破局
发布时间:2025-05-14     作者:黄鹏辉   点击量:9   分享到:

“轰隆隆……”伴着采煤机割煤的轰鸣声,只见滚滚煤流顺着皮带向地面奔涌而去,井下作业人员却寥寥无几。这不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而是中能袁大滩煤矿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的真实写照。

智能“利刃”,破局启新程

image.png

走进调度指挥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幕上,井下各个生产环节的数据实时跳动,采掘头面的高清画面一览无余,这是中能袁大滩煤矿的“智慧大脑”。“以前,矿井各个系统信息分散,调度协调难度大。现在,通过智能化建设,把生产、机电、运输等多系统数据集成,实现了‘一张图’掌控全局,让指挥更精准、决策更高效。”该矿调度信息中心主任介绍道。

在智能化采煤工作面,采煤机司机按下启动按钮,采煤机便开启了“自动驾驶”模式,割煤、移架、推溜等工序一气呵成。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和煤层变化,实现了采煤机的精准定位、记忆截割以及液压支架的自动跟机移架,不仅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更让单班产量提升了30%。

智能快掘工作面同样表现不俗,掘锚机司机操作着遥控器,掘锚机快速掘进,后方的锚杆钻机自动完成支护作业。这套快掘系统集掘进、支护、通风、除尘等功能于一体,采用精准定位导航技术,让掘进设备协同作业更高效,掘进效率提高了 50%,为矿井解放更多优质产能开辟了“快车道”。

运维“密码”,激活内生力

image.png

智能化系统高效运转的背后,离不开科学的运维管理模式。该矿创新建立智能化“矿井+业务部门+区队”三级运维管理体系,让矿井智能化运维更精准、高效。

在矿井层面,统筹规划智能化建设方向和重点项目,协调各方资源,为运维管理提供坚实保障;业务部门则负责制定各类智能化系统运维标准和规范,对区队运维工作进行监督指导,组织技术人员开展攻关,解决运维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区队作为运维的“一线堡垒”,对所辖智能化设备进行日常巡检、维护保养,及时处理现场故障。

“以前,智能化设备出了问题,得层层汇报,协调技术人员,耗时较长。现在有了三级运维模式,区队能处理的小故障自己解决,复杂问题第一时间有业务部门和矿井技术团队支援,设备故障停机时间大幅减少。”掘进二队队长深有感触地说。

人才“引擎”,驱动新发展

image.png

在袁大滩矿业,智能化建设不仅改变了生产方式,更催生了对智能化高端复合型技能人才的渴求。该矿将人才培养作为智能化建设的核心驱动力,全力补齐人才短板。

“我们定期组织职工参加智能化设备操作、维护保养等培训课程,还邀请设备厂家进行现场教学,让职工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该矿负责人介绍。同时,设立了大师创新工作室,鼓励技术骨干开展技术革新、难题攻关,培养了一批“智能创客”。

39岁的综采一队班长杨玉刚,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借助于复合型、专家型、创新型“三型”人才培养机制,从一名普通职工成长为了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在400米超长智能化综采工作面设备安装期间带领班组攻克了诸多难题,为矿井智能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得益于“四化五一批”人才战略,越来越多像杨玉刚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涌现,为智能化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了矿井生产方式的变革,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跨越。(黄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