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陕煤曹家滩矿业公司:算好“经济账” 激活“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8-05     作者:何浩双   点击量:36   分享到:

7月11日凌晨三点的井下变电所,巡检机器人正沿着轨道缓缓移动,红外摄像头将设备运行数据实时传输至地面控制中心。这一幕,正是陕煤曹家滩矿业公司机电队践行“用赚钱思维去花钱”理念的生动缩影。

image.png

“过去巡检一次变电所需要4人2小时,现在机器人+远程监控模式只需30分钟,年节省人工成本40余万元。”队长张超算起“智慧账”时眼里有光。这支平均年龄32岁的团队,将“花小钱办大事”的思维渗透到每个环节:通过自主改造智能巡检系统,设备故障率下降20%,系统稳定率却跃升至98%,仅此一项就盘活了百万级设备资产。

在电费支出这个“成本大头”上,机电队更打出“时间差”妙招。他们将主排水泵运行时段精准卡在电价谷值区,配合自主研发的智能放水系统,使闭墙放水量提升40%,水泵更换率降低20%,每月电费直降6万元。调度室班长刘艳龙带着团队当起“智能管家”,24小时动态调控让水流更顺畅、成本更精简。

人才孵化则是另一本“增值账”。通过“师徒制+技能擂台”培养体系,创新开展“故障排查”“岗位标准化作业”技术培训30余场,电工班路小兵带领团队研发出“紧固螺栓打磨工具”,使工效提升40%,年节省材料费30万元。如今,这里已累计培养2名煤炭行业技能大师、3名技术骨干,并打造出“曹家滩劳模”“曹家滩工匠”等金字招牌。

image.png

这钱该不该花?能赚回多少?有没有更省的办法?在机电队,“三问工作法”已成为每个人的行动指南。通过“物资超市”模式实现螺栓、密封圈等配件的循环利用,特殊环境下设备防护成本降低20%;顺槽离心泵加装冷却水导流装置后,故障率下降50%,半年即收回2000元改造成本,用“小投入”赢得“大回报”。

从“数字账单”到“价值清单”,科技创新的“金钥匙”正不断打开降本增效之门。机器人巡检省出的人工成本投入技能培训,错峰用电节省的电费反哺设备升级,人才孵化产生的创新成果又催生新的效益增长点。这种“投入—增值—再投入”的良性循环,让每分钱都花出价值。(何浩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