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今年以来,神南产业公司机电设备维修中心以“四种经营理念”为引领,紧扣大型综连采设备维修、售后服务及应急处理核心职能,在打破技术垄断、提升服务能力、深化降本增效中持续发力,推动维修保障从“满足基本需求”向“创造增值价值”跨越,为集团陕北片区矿井设备维修服务能力提供坚实支撑。
以“紧日子”思维拧住成本管控“总开关”
“过‘紧日子’不是一味地削减开支,搞简单的‘减法’,要做精准的‘乘法’。”采掘车间经理高健说道。
该车间同步推进“修旧利废”与“自主加工”两项工作。一方面,车间采用“拆解诊断—核心修复—二次利用”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对采煤机、连采机等设备的核心部件进行深度修复,避免不必要的更换,节约成本50万元以上。另一方面,自主加工定制化耐磨衬板、专用维修工装等非标配件,替代外购件,进一步降低采购费用34.65万元。此外,建立维修耗材的闭环管理体系,按照“领用—回收—再利用”的原则,对废旧电缆、油管等材料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实现了成本的有效控制,真正把“紧日子”过成“精细账”。
以“赚钱思维”激活资金效益“动力源”
秉持“每一笔支出皆为投资”的理念,车间以“技术降本”与“效率提效”双轮驱动,全力实现“投入产出比”的最优化。
针对进口设备维修受制于人的问题,车间通过外出对标、专家培训、自主研发等方式,攻克18类核心部件维修技术,编制18类质量标准,成功打破技术垄断,减少外委技术服务支出156万元。在此基础上,车间推行“设备入厂—诊断—维修—出厂”全流程节点管控,在班组协同与工序衔接优化举措的双重推动下,采煤机平均维修周期从60天压缩至42天,设备周转率提升28%,间接为矿井减少因停机造成的损失。今年以来,累计创效565.87万元,实现“花钱即赚钱”的良性循环。
以“乙方思维”擦亮服务保障“金名片”
从“被动接单”到“主动服务”,以矿井需求为导向,将“售后保障”打造成核心竞争力。车间建立24小时应急维修机制,面对矿井突发设备故障,组建“机动抢修队”,配备专用抢修车辆和备件,确保陕北片区内1小时响应、3小时抵达现场,真正实现响应速度“零时差”。为了让服务质量“可视化”,车间制定了《维修服务满意度评价标准》,从维修质量、响应速度、成本控制等5个维度邀请矿井方打分,并将结果与班组绩效挂钩,上半年矿井满意度达 98.6%。定期组织“矿井服务调研会”,收集设备使用痛点,针对性优化维修方案。根据张家峁矿反映的“连采机截割部寿命短”问题,车间改良耐磨涂层工艺,使部件使用寿命延长30%,获矿井高度认可。
以“营销思维”开拓价值创造“新蓝海”
跳出“单纯维修”的局限,通过“技术输出”与“品牌建设”拓展服务边界,从“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转型。聚焦维修场景中的痛点,车间研发多项实用型创新项目。例如,针对高处作业安全隐患,自主设计“防坠落安全防护装置”,通过稳固防护、灵活移动、醒目警示等特点,成为同类维修车间的“安全标配”。为了打造“精工维修”品牌,车间采用标准化流程、可视化质量看板、案例宣传等方式,强化“采掘维修找我们”的专业认知,进一步巩固在区域设备维修领域的领先地位。
从“修设备”到“创价值”,从“保生产”到“树品牌”,采掘车间以“四种经营理念”为指引,持续深耕技术、优化服务、管控成本。下一步,车间将继续聚焦“安全、效率、效益”,让每一次维修都成为价值创造的过程,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劲的设备保障动力。(王昆 王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