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经营管理 > 对标管理
陕西生态产业有限公司开展对标案例学习活动
发布时间:2025-03-12     作者:陕西省煤层气生态产业公司   点击量:143   分享到:

2025年2月26日,生态产业公司产业技术部开展了本月对标案例学习活动。本次学习选取了黑岱沟露天煤矿生态修复案例。本次学习聚焦“矿区生态修复技术集成、资源循环利用及产业融合”三大主题,通过技术研讨及数据比对,系统提炼该项目的先进经验,为矿区生态治理提供实践参考。通过学习探讨,项目先进经验如下:

图片5.png

一、对标对象

黑岱沟露天煤矿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隶属国家能源集团准能集团,是我国最大的露天煤矿之一。矿区地处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早期开采导致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形成“鸡爪子”山地貌。自开发以来,准能集团坚持“边开采、边修复”理念,通过系统性生态修复,将矿区转变为集生态、农业、文旅于一体的绿色示范区,入选自然资源部首批15个生产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二、黑岱沟煤矿生态修复核心经验

1.“生态+”多元产业融合模式

黑岱沟煤矿创新实施“生态+农业、牧业、林果、文旅、研学”等产业模式,建成8大生态功能区(如叠翠林区、紫东农区、望舒果区等),推动生态修复与产业协同发展。通过种植经济作物、发展生态旅游、建设国家矿山公园等,实现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313。

2.全过程修复技术体系

一是水土流失控制技术。采用梯田式排土场复垦、截排水沟建设,水土流失控制率提升至80%以上。二是土壤重构与植被重建。通过表土剥离保存、分层回填、微生物改良等技术,复垦土壤肥力显著提升。累计种植乔灌木7540万株,地被植物3.32万亩,植被覆盖率从25%增至80%。三是生物多样性恢复。引入沙棘、油松等耐旱植物,吸引野生动物栖息,形成良性演替的生态系统。

3.智能化与科技赋能

矿区应用无人驾驶矿卡、5G基站网络、智能健康管理系统等,实现矿山作业智能化,减少人工干预对生态的二次破坏。无人驾驶卡车累计完成剥离量840万立方米,运行效率达人工驾驶的85%。

三、 对标学习要点

1.顶层设计与政策协同

将生态修复纳入企业战略,结合国家“两山”理念和地方政策。

2.科技创新驱动

整合智能装备(无人驾驶、5G)、生态技术(土壤重构、植被优选)与大数据监测,提升修复效率与精准度。

3.产业融合与可持续运营

通过生态旅游、农业开发等产业反哺修复成本,形成“修复—增值—再投入”的良性循环。

黑岱沟案例表明,矿山生态修复需兼顾生态规律与经济规律,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和制度保障,实现生态治理与区域发展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