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煤层气新泰能源公司:十几年坚守初心,用拓荒牛精神谱写新篇章
——记黄陵新泰电厂厂长周琳
在陕西省煤层气新泰能源公司发电的广袤疆场上,有这样一位“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者,他用双手触摸发电机组的每一次脉动,用智慧点亮技改的每一处盲区,用执着攻克一个又一个生产瓶颈。从彬州瓦斯电厂到黄陵瓦斯电厂,从普通技术员到一厂之长,他以“精益求精”的信念,在瓦斯综合利用的征程中镌刻下当代能源人的担当与荣光。他就是新泰黄陵电厂厂长周琳。
扎根现场,在坚守中锤炼匠人之心
2010年,周琳第一次踏进彬州低浓度瓦斯电厂,扑面而来的机组轰鸣声与纵横交错的管线,构成了他职业生涯的初始记忆。“每一个螺栓都要拧紧,每一个信号都要精准”,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团队的承诺。在电站筹建期间,他抱着图纸穿梭在施工现场,核对上千个设备安装点位。在“四化”电厂转型阶段,他带领团队通宵达旦,绘制数百张系统架构图。在国产化控制系统改造中,他组织进行了几百次启停试验,最终实现了机组从“人工操控”到“智能感知”的跨越。
十多年来,周琳的办公桌上始终放着一本厚厚的《设备运行日志》,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机组振动数据、温度变化曲线和故障分析报告。“现场是最真实的教科书。”他经常在班前会上对青年员工说:“只有读懂设备的‘语言’,才能预判它的‘健康状况’。”

技术破冰,用创新打通效能瓶颈
2018年,周琳调任彬州电厂厂长时,面临着一个严峻挑战,瓦斯浓度波动导致机组负荷不稳,发电效率长期在低位徘徊。为破解这一困局,他组建了技术攻关小组,开启了“5+2”工作模式,白天带着检测仪器爬遍泵站系统以及输气管道,记录上百组浓度数据,深夜在会议室与团队分析曲线规律,查阅国际前沿的燃气稳定技术。经过10多天的持续攻坚,他反复比对上百组数据,进行关联分析,终于找到了浓度波动的症结所在。随后,他带领团队精准施策,通过一套技术改造方案,成功稳住了瓦斯浓度,使机组恢复了满负荷、稳定发电的能力。

管理升华,用文化铸就安全丰碑
作为一厂之长,周琳深知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他创造性地提出“双安全管理”,将人员意识、设备状态纳入统一管理。通过引入智能热成像技术,建立设备健康档案,实现了从“被动处置”到“主动防控”的转变。在每年的“安全生产月”活动中,总能看见他带领全体员工承诺:“我的岗位我负责,我在岗位您放心。”这不仅是口号,更是融入每个新泰人血液中的责任担当。他推动建立“家庭安全联保”机制,让员工家属成为安全监督的“编外哨兵”,构筑起一道坚固的情感防线。
周琳的奋斗故事,是该公司发展的生动缩影。他以厂为家、以责为重,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他的坚守与创新,不仅点亮了万家灯火,更点燃了团队心中的信念之火,激励着所有人在新能源事业的征途上砥砺前行,共同谱写更加灿烂的篇章。(马晴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