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煤故事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陕煤故事 > 员工风采
“强”字当头的年轻班组长 ——韩城矿业象山矿井巷修队李永强:从新人到技能冠军的成长之路
发布时间:2025-09-28     作者:高婷 李治民   点击量:705   分享到:

当“井下支护工第一名,象山矿井李永强”的声音在韩城矿业公司“工匠杯”职工技能竞赛现场响起时,李永强的内心瞬间掀起了波澜。“终于为集体挣得了荣誉,没有辜负这段时间大家的帮助和指导。”他在心中默念。从赛场走向领奖台,不过短短几步路,却是这段备赛时光里,他走得最缓慢、也最坚定的几步——每一步都承载着集体的期望,每一步都凝结着自己的汗水。

image.png

时间拉回2023年3月,31岁的李永强怀揣着对工作的敬畏与期待,走进了象山矿井。彼时的他,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却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冲劲”。为了尽快适应岗位,他主动参加中技培训并顺利拿到毕业证;下井时,总是紧紧跟在师傅身后,一边目不转睛地看操作,一边详细记录工作要领,不敢有丝毫懈怠。没有理论基础,他就自学安全规程、操作要领;面对巷道成形、支护角度等专业知识,他刻苦钻研,很快便掌握了各类机械设备的操作,以及维修头面打眼、放炮、支护等核心工作,从一名新人快速成长为班组里的生产骨干。

这份踏实与努力,让李永强在2025年6月迎来了新的挑战——被任命为班组长。而仅仅3个月后,他又站上了公司“工匠杯”的赛场。从8月确定参赛名单起,李永强便与其他工友一同投入到矿上的系统培训中:队干的叮嘱让他明确方向,生产技术部的指导帮他攻克技术难关,工会的鼓励给予他精神力量,人力资源部的理论训练夯实他的知识基础。“这不是某个人的战斗,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李永强深知,正是这份来自集体的支持,让他和其他参赛选手更有动力全力以赴。

谈及比赛,李永强没有丝毫骄傲,反而十分清醒:“大家日常的理论、实操都经过矿上训练,水平相差不大,赛场上比的就是心态和细心。”矿上为他们安排了脱产备赛,每个人都铆足了劲,理论考试最低分都达到98分,分值差距仅在零点零几之间,胜负的关键最终落在实操环节——作业标准的间距、操作的精准度,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李永强用自己的方法将操作流程拆解开,逐一熟悉掌握,最终凭借稳定的心态和细致的操作,为象山矿井拿下了井下支护工第一名的好成绩。

作为井下支护工,李永强始终清楚这份工作的重要性。他对自己铺设的每一片网、打设锚杆的预紧力、锚杆眼的深度等关键环节,都严格把关、确认无误。在他看来,锚杆支护看似简单,实则技术含量极高,“不能用蛮力,要按标准执行每一道工序”。凭借这份严谨与专业,他先后参与了南一5号煤胶带输送机大巷、南一采区水仓、南二胶带下山及南二5煤辅运下山维修改造等多个关键系统巷道的攻坚任务。其中,南二胶带下山工作面巷道超高、维修难度大,李永强带领班组优化施工流程、精准调控人员:谁擅长钻孔、谁擅长上锚杆、谁负责打单体,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最终,班组当月总进尺达到29米,超额完成任务,还获评先进班组。

image.png

尽管是班组长,但李永强在班组里年龄最小。面对比自己年长的工友,他始终保持谦逊,主动学习师傅们的经验和处理故障的方法,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工作中,他严格要求每一位成员,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合理分工:让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负责材料和工器具保障、做好标准化工作,让年轻工友在一线历练成长;生活里,他又格外暖心,每个月末都会组织大家聚一聚、聊一聊,在轻松的氛围中加强交流、增进信任。“外向、开朗,工作认真,大家都喜欢和他在一个班干活。”巷修队队长赵军虎的评价,正是李永强班组凝聚力强的最好证明。

“我是第一责任人,自己先得能干。”作为年轻的班组长,李永强对自己的定位十分清晰,“在整个班的作业过程中,设备得熟悉,出现问题必须解决,打铁还需自身硬。”无论是装煤机、锚杆机,还是风钻,他都坚持认真学习;遇到问题,他会及时总结,“今天出现什么问题,下次就要注意,每次问题都不一样”;面对棘手情况,他从不心急,“首先想着怎么解决”。这份责任与担当,让他在岗位上不断成长,也赢得了身边人的认可。

从初入矿井的新人,到技能竞赛的冠军,再到带领班组攻坚克难的优秀班组长,李永强用“认真”打底、以“担当”开路,在井下支护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属于他的成长故事。这位“强”字当头的年轻班组长,在象山矿井“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和集体智慧的氛围下,必将带着这份初心与热爱,在矿井建设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高婷 李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