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煤层气新泰能源公司:闪耀在瓦斯发电一线的“璀璨之星”
——记优秀共产党员、检修班长李鹏辉
凌晨四点三十分,陕西省煤层气新泰能源公司发电车间警报骤响。检修班长李鹏辉从值班室一跃而起,抓过工具包冲向震源——6号机组油液分离器突发泄漏,滚烫的液压油如喷泉般涌出。刺鼻的油气弥漫中,他第一个钻进逼仄的设备夹层,灼热的油滴溅在安全帽上啪啪作响。关闭阀门、更换密封、系统排气,连续1.5小时的抢险让油污浸透了蓝色工装,却保住了发电机组的核心设备。当晨曦微露时,他布满油渍的脸上露出疲惫而欣慰的笑容——这是守护瓦斯发电阵地的第6205个日夜。
2025年盛夏,当陕西省煤层气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授予这位扎根一线十七年的检修班长时,所有熟悉李鹏辉的人都清楚,这颗“璀璨之星”的光芒,源自2008年入职以来在钢铁丛林中的千锤百炼。
钢铁丛林的“手术专家”
2008年,22岁的李鹏辉踏入低浓度瓦斯发电厂时,面对的是复杂机组的精密图纸。当老师傅断言“没三年摸不清门道”,这个倔强的青年党员把铺盖搬进了检修车间。深夜的厂房里,总有一束头灯在设备内部游走,他对照手册测量缸体间隙,用千分尺校准活塞行程,在震耳欲聋的机组旁记录振动数据。三个月后,当2号机组突发连杆瓦烧蚀故障,老师傅们还在研究拆解方案,李鹏辉已递上自绘的液压顶升装置草图,“用这个能省八小时工期。”
真正的考验在2016年寒冬降临,电厂更换12台新机组的关键期,新机组调试中突发燃气阀集体失灵,厂家远程诊断需更换总成,工期至少延误半月。李鹏辉带领党员突击队扎进冰窖般的车间,将数百根信号线逐根标记检测,最终在控制柜深处发现被冻裂的毛细管。当他在零下十五度的环境中连续焊接四小时后,新机组终于迸发出平稳的轰鸣——这个被外方判了“死刑”的系统,经他妙手回春。
创新战场上的“先锋旗手”
“设备也是有生命的,我们要做它的知音。”在李鹏辉的检修日志扉页上,这句朴素的话语道出创新之源。2019年,看着报废的增压器,他决心攻克“坏零件”替代难关。他组建党员技术攻关小组,将报废件拆解成教学标本,在库房淘选替代零件,自主维修更换。当首个修复的增压器在机组稳定运行2000小时的消息传来,车间沸腾了——单此一项年节约费用超60余万元。
更大的突破在2025年,因工作需要他被抽调到黄陵三号电厂,面对这边刚刚运行的瓦斯发电机组频繁出现的“喘振”顽疾,他带领团队展开攻坚。他记录下90组异常数据,并结合自己的十几年的经验,一路摸爬滚打,硬是将发电机组的顽疾给解决在萌芽状态,发电机组因此步入正轨。
薪火相传的“星光引路人”
“当班长不是管人,是带着兄弟们在钢铁里种花。”李鹏辉的班组墙上,挂着特殊的星图——每颗星代表一名组员的技术成长轨迹。他为6名队员建立个性化培养方案,将十七年经验凝练成《瓦斯机组检修百问百答》。在他的字典里,创新“故障诊疗室”培训模式,让新人通过此方法模拟排障,班组连续17年无安全事故发生。
2024年寒冬中修中,青工小邵面对复杂的调节电机动平衡急得满头大汗,李鹏辉脱掉棉衣趴在冰冷的地面,手把手教他调整激光校准仪,“记住,精度就是生命线。”当仪表显示误差值降至0.01毫米,年轻人眼眶发热——这正是十年前老班长教导他的方式。如今,李鹏辉带出的7名徒弟已如星辰散布在公司各电厂,其中4人走上技术管理岗位,将“党员先锋岗”的星火燃成燎原之势。
夜幕下的陕西省煤层气新泰能源公司,瓦斯发电机组如钢铁巨兽般吞吐能量,李鹏辉站在发电值班室的落地窗前,凝视着仪表盘上跳动的绿色数据流。远处,经他检修的机组正将曾经致命的煤矿瓦斯,转化为点亮万家灯火的清洁电能。
“设备不会说话,但每个异常振动都是求救信号,因为我是党员,我要视发电机组如自己一样。”这是李鹏辉刚刚荣获陕西省煤层气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后的心声。在他身后,年轻的检修队员们正奔赴各自岗位,而李鹏辉十七年如一日守护的,不仅是冰冷设备的脉搏,更是共产党员在能源革命最前沿的赤子初心——当无数这样的星光照亮中国式现代化的征途,瓦斯发电一线的“璀璨之星”,终将汇入民族复兴的浩瀚银河。(马晴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