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传来喜讯,在其公布的双十佳煤矿评选结果中,中能袁大滩矿业位列其中,成为陕西仅有的三家入选企业。这是该矿继获得“全国安全高效特级矿井”荣誉后的又一殊荣,是对该矿在安全管理高效、矿井智能化建设、优质产能释放、技术创新等方面卓越表现的充分肯定,是对全国千万吨煤矿建设从单纯的“规模扩张”转向“智效提升”高质量发展最有力诠释,是对该矿锚定中国煤矿管理品牌第一矿发展路径的充分认可。
中能袁大滩矿业以“产能核增+管理效增”为思路,通过三年来不懈努力,产能核增实现三连跳,先后实现600万吨、800万吨的产能跨越。2025年初,矿井生产能力核增至1000万吨/年,正式跻身全国第33对千万吨级井工矿井,成为陕煤集团首家以“三连跳”模式,成长为千万吨级的矿井。
在安全管理方面,中能袁大滩矿业秉持“九全九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创新推行“3+N”安全管理模式,通过“网格化包保+标准化创建+智能化监管”三维发力,构建起“时时、处处、人人”可执行的全覆盖、零死角的安全风险管控网络。严格执行“1+4+N”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机制,实现隐患分级排查和闭环整改机制,安全生产达6800天以上,获得陕西省首批11家双重预防机制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示范矿井等荣誉。
中能袁大滩矿业以智能化建设为抓手,全面构建了覆盖采掘、运输、通风等全流程的智能化综合管控平台。依托万兆工业环网实现数据实时交互与跨系统协同联动,在400米超长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实现采煤机精准截割,液压支架智能跟机移架、推溜,核心工序全流程程序化运行,原煤单产效率提升20%。引进AI算法预判设备故障,维护成本降低25%,故障响应效率提升40%。构建了全链条智能安全体系,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根本转变。
深化“技术+管理”双轮驱动,在灾害治理中亮出“硬核”实力。构建水害防治“立体雷达网”,形成多驱联动水文动态三维可视化管控监测系统。建立健全“人工+智能”双轨监督机制,建设完成6000米智能监测光缆直通采空区,效率较人工检测提升17倍。创新实施的“长压短抽+粉尘捕捉剂”综合防尘法,通过除尘系统集成粉尘捕捉,配合水旋式雾炮机,综合除尘效率提升至91%。
该矿积极践行“四种经营理念”,构建了“矿、部门、区队、班组、个人”为核心的五级成本管控责任体系,全面实施刚性预算管理。今年上半年,商品煤成本较年度计划降低4.84元/吨,降幅达1.61%。通过修旧利废项目创造经济效益100余万元。在煤价同比下降的情况下,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率同比相序增长。
在四化五一批人才培养理念的支撑下,该矿全面推行全员导师制,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占比增加至87.3%,技能操作人员等级提升至91.5%。2人成为行业技能大师,10人在国赛中分获奖项。通过打造劳模创新工作室平台,以技术革新、“双增双节”、合理化建议、“五小”活动等为切入点,累计形成职工专利30余项、创新成果280余项、三绝项目20余项。(王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