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经营管理 > 社会责任
澄合矿业:跳出“唯煤”舒适圈 勾勒绿色发展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7-02     作者:薛双娟   点击量:16   分享到:

近年来,澄合矿业公司积极布局双碳新赛道,竭力跳出唯煤舒适圈,勾勒出了一幅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的绿色发展新图景。

引进节能设备,筑牢低碳发展硬支撑

随着绿色矿山建设的浪潮,节能增效被根植于企业发展脉络。近三年来,该公司所属各矿井锚定双碳目标,深入践行陕煤集团四种经营理念,立足生产实际,先后引进永磁电滚筒直接驱动皮带机、新型高效永磁同步电机及配套变频控制系统等智能节电设备,借助设备换新升级,在矿山绿色嬗变的大道上行稳致远。

我们在全矿区积极推广应用变频调速卡轨车、无极绳绞车及气动平板车等新型运输设备,在矿井主变母线上安装无功补偿设备,有效减少电力消耗。该公司机电动力部业务主管王刚表示,仅变频永磁一体机的引进,与传统工频电机相比可节电20%左右。

除了生产关键系统的节能设备升级之外,所属董矿分公司、合阳公司、西卓煤矿、百良公司还在供暖供水方面进行大胆革新,将传统的燃煤锅炉替换为先进的空气能热泵、余热综合利用等系统设备,充分减少煤炭燃烧所排放的有害气体,综合利用太阳能、乏风、乏水的余热为矿区两堂一舍等工业区、生活区供水、供暖,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率。此外,所属山阳煤矿公司将矿区路灯全部替换为太阳能路灯,进一步减少碳排放,每年可节约用电35040千瓦时,节约电费2.28万元。

革新生产工艺,锻造优质产能强引擎

绿色开采是煤炭企业低碳发展的关键路径和生态基石。为推动煤炭产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方向转型,该公司搭乘智慧矿山、绿色矿山建设的快车,先后引进TDS智能干选及充填系统、ICS智能干选系统等先进生产工艺,不断提高煤炭产品的含绿量

所属西卓煤矿、百良公司引进TDS智能干选及充填系统,应用X射线智能识别技术,精准辨别煤炭与矸石,进一步减少水洗选煤带来的水资源浪费和煤泥处理难题,降低矸石运输能耗;配套的充填系统将分选出来的矸石回填至采空区,有效控制地表沉降,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山阳煤矿公司引进ICS智能干选系统,利用综合X射线成像、气动剔除和大数据处理技术,对不同煤质进行深度识别,通过探测被检测物体内部的元素差异,来区分煤和矸石,实现煤与矸石精准分离,减少洗选成本。

新系统的运行,减少了人工投入,提高了选矸效率和综合产率,原煤产量每年可增加10万吨左右。山阳煤矿公司机电动力部部长杨永平表示,目前,50mm以上块煤量已从18/天提升至65/天,为矿井实现量质双升提供了坚强保障。

拓展绿色产业,激活能源循环新动能

双碳目标引领下,传统能源企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时代必然。近年来,该公司紧扣跳出煤炭谋发展的工作思路,加速布局多元绿色产业,着力构建煤炭主业+新能源+循环利用的协同发展体系,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地热能开发领域,所属合阳公司、西卓煤矿先后投资建设矿井余热利用项目,通过专利技术,将矿井回风、排水、空压机等生产过程中的余热资源转化为冬季采暖、夏季降温及职工洗浴用能,平均每年可节约标煤10000余吨,碳减排经济价值可达500余万元,实现了能源利用效率与生态效益的双重提升。

光伏发电项目是绿色转型的另一发力点。2023年,该公司充分利用7处闲置土地和5处厂矿屋顶,投资建设15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的模式进行运营。为全面提高光伏发电效率,所属电力分公司动态开展光伏设备和线路安全专项检查,通过优化光伏板面布局和清洗频率等措施,不断提高转换效率。目前,该项目已分期投入运营,日平均发电量约4.1万千瓦时,累计发电量2383.6千瓦时,全部实现自发自用。

从节能设备推广运用到绿色产业发展,澄合矿业公司以系统性思维推动节能降碳向纵深发展。下一步,该公司将持续强化技术创新,深化绿色发展实践,为煤炭行业低碳转型贡献智慧和力量。(薛双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