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陕煤新闻
“灾害治理•陕煤经验”系列报道(七):陕煤红柳林矿业公司:从“治理”到“智理”
发布时间:2022-08-16     作者:李波、秦祺   点击量:501   分享到:

开栏语

安全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长期以来,陕西煤业强力推进煤矿重大灾害精准治理,提出了“一超三治三提升”工作思路和“六零”奋斗目标,形成了‘耦合因素分元治、区域局部协同治、井上井下立体治’系统治理新模式,实现了安全、高效、高质量发展。

为广泛宣传陕西煤业及所管理生产矿井,在煤矿重大灾害治理的先进做法、典型经验,提升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陕西煤业即日起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联合推出“灾害治理•陕煤经验”系列报道,敬请关注、浏览及转载。


煤炭企业要实现安全生产和健康发展,做好“矿井灾害防治”文章是必由之路。近年来,陕煤红柳林矿业不断拓宽矿井灾害防治思路,持续推动管理模式变革,加速矿井技术装备更新迭代,关口前移强化源头管控,全力保障矿井安全高效生产。

超前预防,将本质安全落地生根

红柳林矿井井田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北部,资源赋存稳定,煤层瓦斯含量低,开采条件好。事实上,随着煤炭开采的不断深入,采掘、通风、供排水各专业系统的布局与面临着各种自然灾害的考验,安全风险不断增加。

红柳林灾害.png

“超前研判矿井开采前、中、后易发风险,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是安全管理工作重中之重。”该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常波峰谈及矿井灾害防治时介绍说。

近年来,红柳林矿业公司成立工作专班推进矿井重大灾害防治工作,从人、机、环、管、物五个方面协同发力,按照“专项治理、专人负责、分区推进”的原则,突出“防”的关键重点,精准施策,提升灾害超前防治水平。

开展矿井灾害事故应急演练,对于提升风险早期识别和预警预报能力有着积极作用。矿井反风演练、井下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这是该公司每年开展的常规动作,通过实战演练来检验矿井灾害应变的系统的可靠性。

2021年6月,陕煤集团透水事故应急演练在红柳林矿业公司举办,该公司从应急响应、紧急避险等多方面展现了矿井救灾处灾的硬核实力,是一次很好的例证。

面对井下采掘现场顶板条件发生变化时,该公司生产技术中心及时组织开展顶板会战专项行动,紧盯变化情况,制定专项措施。综采工作面过沟开采、窄煤柱工作面和薄基岩工作面回采期间,总结近距离煤层矿压显现规律,超前矿压预报、严格初撑力考核。这样的场景也体现在了一通三防、地测防治水等方面,专项治理行动成为常态。

近年来,该公司先后多次对矿井周边水害、火烧区、老空区等情况进行了普查。为保障矿井采掘接续重心向西转移,提前对矿井中西部异常富水带进行探查,查明水害威胁,配套实施灾害治理工程,及时收集分析井下地质资料、水文地质资料,为矿井采掘设计和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杜绝了矿井水害事故。

关口前移,完善综合治理管理体系

当前,红柳林矿业公司正处于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这对矿井灾害防治也提出了新要求。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宏多次谈到,要从顶层设计出发,夯实制度管理基础,密织风险防控责任网,搭建平台与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攻关等多维度完善矿井灾害防治体系建设,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发展需要。

在该公司,“井下空气质量革命”示范矿井创建过程中,开展了井下空气质量课题攻关,走出了矿井粉尘事故灾害防治的新模式。据了解,目前该项目已经取得关键突破,粉尘分源高效防控技术及装备在井下多个工作面落地应用,在采掘区域总尘降尘率达到72.7%。随着井下空气质量的不断提升,将从源头处有效遏制粉尘事故的发生。

一通三防是整个矿井灾害防治工作的核心。“仅在地测防治水方面,2021年我们结合行业新标准修订地测管理制度27项,制定管控措施,落实区队现场管控责任;编制了《矿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矿井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报告》和《矿井生产地质报告》,防治水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地测防治水工作开展更加科学规范。”该公司地测防治水部负责人介绍说。

2020年以来,结合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三年攻坚行动》,该公司以灾害治理为前提,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为切入点,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实施“强弱项 补短板”精品工程,抓实现场管理,全面提高灾害治理水平和效果,确保安全生产。

在15216综采工作面过沟开采期间,重点管控过沟开采期间均压通风、防治水、地表采前(中)治理等环节,搭建标准化均压通风系统,顺利完成了过沟段安全回采。

瞄准前沿,创新智慧防治新模式

智慧化、数字化矿山建设,为矿井重大灾害超前精准治理提供了契机,由“治理”转向“智理”。红柳林矿业公司瞄准前沿科技,构建矿区智慧大脑,开启了智慧防治新模式。

红柳林灾害2.png

“智能地质保障系统可以收集矿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瓦斯地质、沉积环境和构造背景等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为矿井灾害防治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该公司智能化部负责人介绍说,智能地质保障系统只是红柳林矿业公司矿井灾害智慧防治的缩影。

截止目前,该公司已经先后完成了智能灾害防治系统、水害智能应急管理系统等多个系统的搭建,实现重大灾害的超前预警及被动治理到主动防控的根本性转变。

矿山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说是矿区的智慧大脑,起了决定性作用。在平台端,顶板、瓦斯、水害等各项数据汇聚到这里,矿井实际运转情况一目了然。在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通过采煤工作面地表沉陷风险管控预警系统上传的影像监测到的最大累积沉降量,准确地反映出了地表塌陷的总体风险水平。

红柳林灾害3.png

智慧化感知、数字化决策,一种全新的灾害防治模式正在不断发生,勾勒出永续发展新图景。据了解,该公司将继续推进矿井智能化建设,完善平台建设、丰富场景应用,真正实现矿井灾害防治由“治理”向“智理”转变。(李波、秦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