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煤矿建设植入智慧基因
——探访陕煤黄陵矿业公司一号煤矿智能化建设进程
“哐啷、哐啷……”坐在胶轮防爆车内,沿着巷道一路向下,随着身后巷道口的阳光消失在了一个下坡后,记者才意识到,自己真正进入了地下煤矿的世界。
如果阅读过《平凡的世界》,可能对“大牙湾煤矿”并不陌生。不过与路遥笔下场景不同的是,如今的煤矿已经多了许多智慧基因。近日,记者来到了陕煤集团黄陵矿业公司一号煤矿,体验真实的采煤工作场景。
2008年,井下现场操作;2018年,地面一键启停
戴好安全帽、脚蹬防水鞋、身着工作服……经过一番装备后,记者已经坐上了用于下井的胶轮防爆车。
或许是由于车内昏暗,同行的大多数煤矿工人选择了在“通勤”的路上补觉,尽管路程颠簸,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可能已成为入睡过程的必要环节。
沿着巷道向深处驶去,沿途不时会碰到岔路。见到记者有所疑惑,同行的工作人员随即拿出了5G防爆手机向记者展现了完整的地下巷道地图。记者注意到,地下的巷道并不是想象中的单一路线,而是拥有一套完整的交通网络,包括红绿灯、固定的站点等等。
“目前我们还引入了类似公众使用的打车软件的功能,在井下可以用专业的手机对车辆进行呼叫,从而乘坐车辆前往目的地。”同行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
经过了近50分钟的车程,记者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501智能化综采工作面。
初识井下,更多的是新奇。极目望去,粗细不一的管线沿着巷道伸向远方,带来的是对巷道尽头无尽的遐想。而密布的监控以及规则分布的5G信号基站,则是将记者的遐想拉回了现实。
“为进一步保障作业安全,我们在工作面及巷道内几乎遍布了摄像头,并在井下设置了监控中心。监控中心作为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的核心部位,可以在这里实现对所有设备的一键启动。而监控中心的大屏则通过数字孪生系统,对采煤设备用动漫的形式进行了呈现,以实现对采煤机、支架等主要设备的实时工况监测。”一号煤矿综采一队皮带检修工朱云鹏向记者表示。
沿着巷道向深处走去,随着身边的设备逐渐密集起来,记者也来到了煤层所在地,横亘在煤层前、带有巨型齿轮的设备则是采煤机。随着智能化建设的推进,采煤工作目前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此,拥有16年工作经验的一号煤矿采煤机司机严后水更有发言权。
“2008年我刚开始参加工作的时候,整个工作面的设备都需要人工现场操作;2014年,一号煤矿组建了智能化综采设备,工作面由原来的七个人改变到留一个人巡视即可;2018年,一号煤矿再次进行智能化改革,由原来的有人巡视改为现在的自主规划、无人操作、自主采煤,并可直接在地面调度室下发规划数据,在地面对所有的设备进行一键启停。”严后水表示。
诚如严后水所言,多年来,一号煤矿积极聚焦煤矿的智能化建设,充分运用5G、大数据、AI识别等新技术,打造了煤矿开采“智慧网”。智能化升级后,一号煤矿目前的采煤工作已实现了远程控制采煤、一键启停、自主截割等智慧开采功能,建设成果更是全面惠及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各个方面。
开启工作面智能化跨越的新纪元
经过了井下的见闻,记者跟随工作人员,来到经过智能化改造后、一号煤矿的实际采煤主战场——智能指挥调度中心。
“指挥调度中心的主要工作是对矿井的安全生产进行全局管控,矿井所有生产系统都可在这里实现一键启停。最终实现安全生产、决策指挥、智能巡检等智慧一体化运行,为我们合理调度指挥提供了决策依据。”一号煤矿机电部智能化主管赵朋向记者表示。
应该说,指挥调度中心就仿佛整个煤矿的大脑神经中枢,在这里发出的各种指令从根本上保障着整座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记者注意到,在中心内的大屏上实时更新着各种监控画面及数据,从多个角度反映了煤矿的实时生产态势,中心内的工作人员则可以通过在电脑上操作,实现对井下设备的远程控制,“坐在办公室内采煤”的愿望,在这里成为现实。
除了“神经中枢”内的“黑科技”外,一号煤矿还在智能化的赋能下首创了“AI+NOSA”智能风险管控系统,进一步提高了煤矿的智能、安全水平。
“该系统主要通过井下的高清摄像仪,对职工的工作行为进行AI识别,发现职工处于危险状态,系统会自动在现场及地面监控中心发出告警及记录,实现了智能预警、实时记录、现场制止联动闭锁,解决了井下职工生产过程中人员的不按章作业、不按标准作业、环境不安全三大问题。”一号煤矿信息部副部长朱元军向记者介绍道。
而一号煤矿加码煤矿智能化建设的进程也成为近年来黄陵矿业聚焦智能化转型的缩影。
据了解,近年来黄陵矿业大力推进“智能矿井 智慧矿山”建设,采用的透明地质智能开采技术实现了由传统的记忆截割向三维空间感知、智能规划和自主截割的技术跨越,真正实现了全工作面无人化开采,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推动煤炭行业智能化开采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面向未来,黄陵矿业还将进一步推动智慧电厂、智慧铁运以及其他板块的智能化建设,进而延伸到智慧安全、智慧经营、智慧决策、智慧党建等领域,最终建成一个绿色、安全、高效、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智慧矿区。( 来源:中国电力报,作者:白宇 陈博文 倪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