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要闻
韩城矿业象山矿井:巧用“加减法” 答好收官卷
发布时间:2023-12-13     作者:佚名   点击量:1366   分享到:

今年以来,象山矿井以落实陕煤集团“八个聚焦”为突破口,在加大安全生产投入、降低职工劳动强度上寻对策、破瓶颈,应用科技赋能、机械化换人、科研创新等手段,绘制了一幅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image.png

依托智能园区建设,该矿布置了无人机机场,用于沉降区巡查、火灾隐患处置、安全监督、应急事件处理等,测量数据精确且直观。该系统可自动下达远程飞行指令,规划巡检路线,具有自动起降、充电、无人值守、热成像等功能,巡检人员可随时掌握现场动态,为安全生产提供便利。

针对支架回撤、运输程序繁多、职工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该矿引进支架搬运车,从22301综采工作面经缓坡斜井直接运输到地面,运输时间从原来的两天缩短为一个小时,作业人员从每班十人降至两人,工效大幅度提高。

image.png

承担着支架回撤任务的综采安装队队长陈峰说:“传统的无极绳轨道运输,需人员警戒、跟钩、操作绞车等协同配合,设备运转多、运输线路复杂,作业时间长。同等条件下,支架搬运车可重复运输多趟,回撤时间由原来的25天缩短至13天,不仅缓解了接续紧张的局面,还为职工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作业环境。”

同时,该矿对煤矿安全智能监管平台进行系统升级,可同步实现风险提醒、隐患整改进度、包保责任人及整改期限等信息报送,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该矿安全监察部贺建明介绍,新平台可通过关键字检索,实现相关数据、信息的推送,也可对同一区域上传的相似隐患进行信息提醒,真正做到举一反三,避免出现重复性隐患,从源头上强化现场监管,把好安全关。

image.png

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在“三软煤层”高应力区探寻的一次成巷支护试验,采用锚杆、锚索、注浆的结构补偿方式代替原有的凸形钢带支护,提升了整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降低了维护成本和职工劳动强度。

新技术的应用是针对“三软煤层”高应力区岩石脱离、缝隙大的特点,使用硅胶盐水泥注浆填补空隙,再应用喷浆+二次锚网索补强支护,提升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确保安全生产。

在智能化矿井建设的浪潮中,该矿推动固定设备、设施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聚焦生产关键环节及重点部位,应用5G科技赋能,实现了园区管理数字化、运营科学化,办公、生活场景智能化,井下固定设备、设施场所无人值守、地面远程集控,促进了采掘运输装备智能化升级,逐步减少作业人员,实现现场少人化。(高超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