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蒲白建新煤化公司结合矿井实际,经反复实践探索,构建起井上井下联动的“立体式”防治模式,为矿井安全高效生产夯实基础。
工艺提级,解锁防冲路径
“通过多参量综合预警平台,可以准确掌握井下各巷道冲击危险性情况……”该公司防冲办主任张树涛介绍,通过投用冲击地压风险智能判识与多参量监测预警云平台,可实时、直观、分级显示监测区域冲击危险状态,实现了由点、局部、单参量监测至多参量综合预警的转变。
结合4301超长工作面回采期间冲击地压监测数据分析结果等,该公司采取了“卸压-加固”联合控制技术,卸压防冲方面采取井下定向长钻孔水力压裂+见方区域深孔爆破技术,形成区域+局部的超前联合卸压措施;加固方面采取小煤柱侧超前注浆加固+重点区域注浆加固+分区分级联合支护,形成区域+局部的超前联合加固措施。目前,该公司4301工作面卸压防冲效果可观,超前影响得到有效控制,且有效降低了底鼓变形速率。
管控提质,攻克通风难关
“完成43盘区一号、二号联络巷、42盘区三号联络巷封闭,降低矿井内部漏风450m³/min,提高矿井有效风量率2.5%;完成矿井回风系统巷道扩巷降阻880m,降低矿井总风阻110Pa……”该公司将通风系统优化升级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把通风系统纳入全流程安全监管体系,通过技术创新、智能监控与精细运维三位一体建设,建立起覆盖主要通风机运行、巷道风速监测、瓦斯浓度预警、空气质量管控的“全时段、全区域、全要素”闭环管理机制,为井下作业构筑起坚实的“绿色屏障”。
据统计,该公司先后建立了42盘区辅助运输大巷沿线密闭墙和4301工作面外围系统等3处风门标准化示范区。同时,将井下20余处密闭墙栅栏更换为ASA材质反光密闭栅栏,完成了20余道风门亮化工作,并对自动风门控制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以确保通风设施的安全可靠。

技术提档,破解瓦斯“密码”
建成并投运地面风井二号瓦斯抽放泵站,将矿井瓦斯抽采额定流量由2652m³/min提升至4252m³/min,矿井瓦斯抽采能力提1600m³/min……这些数据背后,是该公司通过技术创新进行瓦斯治理的具体实践。
如何从根本上破解传统治理模式的局限?该公司创新思路,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在本煤层瓦斯抽放拦截钻孔施工时,该公司通过拦截钻孔与顶板高位定向钻孔的相互配合改变采空区瓦斯运移方向,回采期间回风隅角瓦斯降低0.20%左右;在4301工作面运输巷“一次见方”区域应用水力割缝增透技术对本煤层钻孔进行切割,将瓦斯提前解吸逸出,大大提高了本煤层钻孔预抽效率。
此外,针对测风工、监测监控工、主扇司机等重点岗位开展技能竞赛,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方式,全面提升了职工业务技能和应急处置水平。目前,该公司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岗位技能考核优秀率达到90%以上,各项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张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