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安全生产 > 安全生产
韩城矿业公司象山矿井:“沉浸式”风险研判为安全生产“加码”​
发布时间:2025-09-09     作者:严改丽   点击量:233   分享到:

 “工作面维修期间,使用风锚头封帮时,施工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程序作业,对易造成设备伤人事故的安全风险要提前排查到位。不然维修效果受影响,安全风险可就大了。”9月5日,在韩城矿业公司象山矿井掘进二区职工安全见面会上,安全总监雷潮与23名生产班职工交谈时强调到。

在坚持矿井每月风险研判,部室每周风险研判,调度会每天风险研判的基础上,自9月份开始,象山矿井推行新的风险研判模式,每周一由矿领导带领安全包保人员针对包联区队作业情况,结合部室周风险研判内容,到区队开展一次全方位的风险研判活动,并制定详细的风险清单和管控措施。由区队在班前会上进行风险提醒,做到提前预判,重点管控,确保各类风险在萌芽状态就得到有效控制。这样“沉浸式”深入一线排查风险的场景,已成为象山矿井安全管理工作的新常态。

image.png

   “实战”取代“空谈”  风险研判“动”起来

以往,象山矿井的风险研判工作多在会议室进行,各部门依据文件和经验,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然而,这种“纸上谈兵”的方式,时常与现场实际情况脱节。“就拿上个月来说,我们在研判主运输皮带风险时,只考虑到了正常磨损情况,没料到井下湿度突然增加,导致皮带出现打滑现象,影响了生产进度。” 安全监察部主任师贺建明回忆道。

为改变这一现状,象山矿井在机关部室“1+N”包保区队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创新推出“矿领导+包保人员+ 区队技术骨干”联合的“沉浸式”风险研判模式。

每周一,包保小组成员雷打不动地深入区队班前会及作业现场,从加强工作面顶板管理,对工作面、切顶线处进行强制放顶,确保顶板垮落严实,减小采空区漏风造成回风流瓦斯超限到溜煤眼放煤前,首先检查溜煤眼内瓦斯,瓦斯超过规定时,在瓦检员监督下用压风缓慢稀释处理,再到排水设备的运行状况,对各个环节进行细致入微地检查。

正在综采一队班前会上与职工交流的安全监察部部长李林虎说:“班前会上,我们针对包保区队本周的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详细地为职工讲解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评估风险参数,根据各部门专业专人专题与班组职工进行沟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现场,能直观看到设备运行状态、职工操作情况,很多潜在风险一下子就暴露出来了。像上周在掘进工作面,我们发现临时支护的搭建速度稍慢,这在遇到顶板压力变化时,容易引发安全问题,随即就将其纳入风险清单,并与区队一起商讨优化方案。” 第一包保小组成员生产技术部部长陈阳介绍说。

image.png

“情景”融入“提醒”  安全意识“活”起来

“假设现在工作面发生瓦斯超限,大家记住,第一时间要停止作业,按照预定路线有序撤离,同时向调度室汇报。来,咱们现在模拟演练一遍!”9月4日,在综采二队的班前会上,通风管理部孙佳琪生动地讲解着风险应对措施,并组织职工进行实战演练。

这是象山矿井风险研判成果转化的又一创新之举。为了让职工真正将风险防范意识刻在心里,该矿要求包保人员及区队把每周研判出的重点风险,巧妙转化为一个个生动的情景案例,在班前会上通过“情景导入+案例剖析+实战演练”的方式,让职工从被动接受风险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风险防控。

“以前说注意瓦斯风险,大家没太多感觉,现在模拟瓦斯报警场景,怎么处置、怎么逃生,清清楚楚,印象太深刻了。” 综采二队职工范明明感触颇深。

“闭环”确保“实效”  隐患治理“实”起来

在该矿调度室的大屏上实时滚动着“周安全风险管控清单”,从风险发现时间、责任部门、责任人,到整改措施与预计完成时间,信息一目了然。

为了确保风险研判发现的问题能够得到切实解决,该矿构建了“风险发现-清单制定-整改落-效果评估” 闭环管理机制。包保小组完成现场研判后,明确责任主体与整改期限,区队每日在班前会上汇报整改进展。

从会议室走向作业现场,从理论讲解迈向情景实操,从日常管理升级为闭环管控,象山矿井的“沉浸式”风险研判模式,正为矿井安全生产注入源源动力。(严改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