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班前会上,陕煤曹家滩矿业公司胶带运输队的会议室里,技术员路进正指着动态流程图讲解:“注意观察皮带带面修补时鼓包部位的应力分布。”老职工张军立即起身示范:“处理类似缺陷,我们是用‘看、量、校’三步法定位问题的。”这是该队创新开展的“动态沙盘推演”教学,通过实物模型与流程图联动演示,让操作规程从纸上“站”了起来。
作为矿井运输的大动脉,面对17公里胶带运输线、27000kW驱动装置的复杂系统,胶带运输队将安全教育融入生产全流程。他们建立“案例智能库”,每日根据作业内容推送定制化学习包。上周检修班收到“托辊更换风险提示”后,班长栗超立即组织组员对照实物模型,用红黄蓝三色标签标注风险等级。“现在每次作业前都要‘过三关’:案例分析、现场推演、互查漏洞。”栗超指着墙上的“安全之星”公示栏,他们班已三个月蝉联榜首。
每月举行的“安全擂台赛”更是职工们展现技能的舞台。大巷检修班自编的《抢修时刻》情景剧中,工友们的本色出演引发热烈讨论:“简化操作流程看似省时,实则埋下大隐患!”观众通过手机扫码参与“隐患找碴”,大屏幕上实时滚动着最佳处置方案。“这种‘现学现用’的方式,比照本宣科强百倍!”职工吴恒煜捧着赢来的“安全能手”徽章兴奋地说。通过“案例重现+全员互动”,抽象的制度化作了具体的工作指南。
在122103机头,副队长陈军正带着职工现场教学。他指着运转中的设备讲解:“听轴承声响要像中医号脉,既要辨规律又要查异常。”为强化记忆,队里将常见故障编成“设备健康口诀”,把应急处置流程制成“口袋动画”。巡检工闫江掏出随身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不同工况下的参数对比:“这些实战笔记可是我们的‘武功秘籍’。”
创新教育模式成效显著,该队一季度“三违”发生率同比下降20%,故障判断准确率提升15%,持续保持“零磕手碰脚”纪录。夕阳西下,会议室的电子屏前,几名职工仍在讨论着今日所学。正如队长常志远说:“把课堂搬到现场,让制度变成习惯,安全教育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在这片奋进的矿区里,务实创新的安全教育正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基石。(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