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清早,蒲白煤化运营公司安全生产部王贵斌穿戴好工装,准备前往蒲城清洁能源项目部驻守巡查,“从罕井本部到清能项目部驱车需1个多小时,我6点多就开始准备了。”每逢节假日他都会驻守项目部,这样的习惯已坚持10年。
在煤化运营公司,像他这样的职工还有391人,他们分处不同岗位,用敬业书写了每天的安全“日记”。
“工作狂”惠志国。“驾驶叉车不要叉运两吨以上货物”“驾驶叉车通过路口要减速鸣笛”。“劳动节”当天早上8点,安全生产部部长惠志国已经站在清能项目部当起了“双红线”语音提示器,密切关注着每一辆叉车的作业动态。“参加完包装工区早班班前会,我就来到作业现场开始盯防,安全工作不容马虎,必须抓好现场安全管理。”
惠志国如同一只勤劳的“小蜜蜂”穿梭于各个车间,对生产现场关键部位、重点环节进行覆盖式隐患排查,并对管理人员现场盯防、“双红线”执行落实以及值带班履职情况进行督查。在吃饭休息时间,他开始整理当天的安全检查资料,将发现的问题、整改措施和责任人详细记录在工作纪实中。
“破题王”李鹏。李鹏是清能项目部包装车间主管,“爱思考”是职工对他的评价和认可。在清能项目部包装车间库存货位接近饱和时,李鹏及时沟通甲方,组织人员将部分成品料暂时堆放在库房外的东三路、西三路PE装置区等区域。
在包装车间外,李鹏周密部署好出入库叉车的交叉作业线路,并紧盯现场安全管理,指挥叉车有序地将成品料从车间内搬运到库房外的指定区域,多辆叉车忙碌地搬运和码放聚乙烯成品料。这些成品料被整齐地堆放在托盘上,有效缓解了库存压力,确保了生产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好师傅”乔景文。乔景文是清能项目部原运车间一名老职工,由于技术精湛,被委以重任,带着新工王炳超、刘文辉两名徒弟。他带徒弟的秘诀很简单,就是“用心教”。在作业现场,乔师傅带着徒弟清理着皮带积煤,并讲解“双红线”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双红线’是我们辨识风险、保护自我、强化作业安全的重要抓手,必须认真熟记。”休息时,他耐心地向徒弟讲解上岗前的各项注意事项,手把手示范劳保用品的正确佩戴方法,以及四合一检测仪、对讲机的规范使用。
“师傅虽然个子小,但是在我心中他的形象是高大的。”王炳超向工友们讲起师傅,心中十分自豪。(杨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