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安全生产 > 安全生产
彬长胡家河矿:“五个突出”牵住重大灾害超前治理“牛鼻子”
发布时间:2020-08-21     作者:席国军   点击量:4706   分享到:

彬长矿业胡家河矿瓦斯、水、火、冲击地压、顶板等多灾害交织耦合,治理难度大,对矿井灾害协同治理工作带来极大挑战。近年来,该矿工程技术人员始终坚持生产技术管理是安全生产的“生命线”,是避免煤矿发生事故的基础不动摇,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灾害治理经验,摸透各类灾害的“坏脾气”,掌握其“运行轨迹”,超前治理、周密部署,在重大灾害治理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为矿井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该矿401111回采工作面位于二次“见方”影响区域,且该区段被评价为强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同时工作面该段区域处于巷道层位低点导致排水难度大,一系列不利因素为工作面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影响。为确保工作面安全推采,该矿坚持“预防为主、超前治理、常态减灾、非常态救灾”的整体思路,强化超前意识,坚持“五个突出”,秉承“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治理理念,认真落实重大灾害超前管、超前防,不断强化治灾手段,在确保工作面安全顺利推采的同时,为多灾害矿井超前防灾、治灾、救灾工作探索出了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image.png 

突出冲击地压防治。该矿牢固树立“先治后防、治防结合”的防冲管理理念,严格按照“六位一体”(主动预防、培训教育、预测预报、措施解危、效果检验、安全防护)防冲治理措施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源头治理,实现了冲击地压“零伤害”防治目标。一是超前卸压降低应力集中程度。回采工作面采用“顶板预裂+煤层注水+大孔径钻孔+帮部/底角爆破”的卸压措施弱化关键层,以“钻-爆”交替施工弱化底角深部围岩,减弱应力集中程度,改变围岩整体应力结构,达到“吸能强、受力弱”的防冲抗震效果。二是对重点区域“开小灶”,精准解危。近期冲击变形能空间预警云图及CT反演应力预警云图显示401111回风巷防冲支架区域应力集中,易发生冲击地压显现。该矿按照“宁可少出煤、少进尺、少盈利,也要确保安全”的整体思路,明确提出工作面停产检修一天,为施工防冲解危措施让路。401111回风巷超前区域施工针对性的解危措施后,经效果检验后预警结果小于临界值,降低了回风巷超前区域冲击危险性,确保了工作面安全生产。

image.png

突出“一通三防”管理。该矿进一步优化通风系统和区域控风设施,合理配置风量,保证供风质量和通风系统安全可靠,加强采面瓦斯抽采管理,降低瓦斯事故风险,强化粉尘和煤层自燃管理,提升“一通三防”管理水平。一是采用瓦斯抽采为主、风排为辅、监测监控、人工巡检相结合的瓦斯综合防治措施,通过采前预抽、高抽巷抽采、上隅角埋管抽采等方法对回采工作面及采空区瓦斯进行抽采,确保矿井瓦斯“零超限”。二是回采工作面采用以上下隅角封堵、煤层注水、采空区注氮气为主,以黄泥灌浆、气雾阻化、注液态CO2、注凝胶为辅,结合人工预警及束管监测的综合防灭火措施,有效消除自燃隐患,确保矿井“零发火”。三是制定年度综合防尘、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措施。回采工作面按规定采取湿式钻眼、冲洗巷帮、水炮泥、爆破喷雾和风流净化水幕等综合防尘措施,并严格组织落实,严防煤尘爆炸事故。

image.png 

突出防治水管理。该矿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推行“波浪式”采煤工艺、煤泥“四级沉淀”措施,借助泄水巷滞后排水、老空水“两顺分流、分区排放”等综合管控系统,实现回采过程水害防治。一是提前对401111工作面F6断层影响区域煤体进行注浆加固。在401111工作面剩余450m进入F6断层影响区域时,在断层附近超前施工φ94mm注浆孔6个,使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材料,针对现场注浆情况灵活采用连续式或间歇式注浆方式,并对跑浆、窜浆等现象的处理作出明确规定,同时注浆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做好注浆压力、水泥及水玻璃用量等记录,确保注浆加固达到预期效果。二是多措并举确保401111工作面通过最低点。针对401111工作面两巷高差小,正常排水困难、煤泥水较大的状况,在运输巷侧30#支架附近纵向起梁,人为形成运、回风巷侧的分水岭,使老空水快速流入回风巷水沟;调整采煤工艺,进行“波浪式”推采,减少老空水涌入工作面前、后溜运输系统;在回风巷超前段预埋315PE管收水,每次埋管长度30m,每间隔30m设置一个三通进行分段收水,收水前对上隅角机尾打木垛进行维护,收水时在上隅角垒设围堰,增加汇水面积,同时人为留设导水通道和收水空间,工作面后部溜子用黄泥袋子堵水引至回风巷侧水沟。

image.png 

突出顶板管理。工作面顶板管理在回采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该矿采取了有效的顶板控制与管理方法,避免出现大面积矿压显现,降低对工作面造成的危害,保证开采活动顺利进行。一是强化超前范围支护强度。工作面超前支护范围不少于120m,回风巷超前段采用“超前支架+防冲支架”联合控顶,运输巷超前段采用“超前支架+单体支柱”联合支护。推采期间,保证支架接顶严实,巷道超高区域背顶接实,同时对出现的锚索断裂、网片开裂等现象,提前进行连网和补强锚网索支护。二是超前支护体外,加强监测和支护。按期观测工作面超前支护体外顶板围岩和支护情况,发现锚索断裂严重区和压力异常区及时汇报,并按照要求采用锚网索补强支护进行超前预控。三是超前加固顶板破碎区段。401111回风巷里程600~1050m范围顶板破碎,帮部煤体松散,提前安排施工单位在此区段施工φ42mm注浆孔,注浆孔采用深浅孔隔排布置方式,强化注浆效果。

image.png

突出科技创新。围绕当前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多灾害耦合治理、采掘支护等重大技术难题,该矿坚持引进“外援”与自主攻关相结合,提升科技治灾能力和综合防治水平。一是院企合作开创冲击地压灾害防治新局面。该矿和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防冲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创建冲击地压防治新模式,提高冲击地压灾害防治能力。二是开展《胡家河煤矿动静载叠加作用下冲击危险巷道强化支护技术体系研究》项目,通过研究胡家河煤矿巷道支护系统的抗冲击动载原理,评价巷道围岩抗冲击能力,研究动静载叠加作用下巷道抗冲击支护体系设计,确定不同冲击地压类型、等级下的巷道强化支护技术方案。三是开展《胡家河矿井顶板水害多元信息评价预测技术及过地质构造成套技术及工艺研究》项目,通过系统研究矿井主要充水形式及各种水害形式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水害的主要因子,建立多元信息融合水害评价技术,提出水害预警方法及过地质构造成套技术研究,实现矿井水害超前预警,为矿井不同区域防治水工作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四是引进“煤层超高压水力割缝+CO2驱替瓦斯”技术。该技术结合了超高压水力割缝技术与液态低温CO2驱替技术的特点、优势,实现在单孔内开展2种技术作业,即1次割缝卸压、1次气相脱附驱替及1次导向驱气的“2-111”瓦斯高效抽采新模式,为取消高抽巷奠定了坚实基础。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作则必成。重大灾害防治事关矿井高质量发展成效,近年来该矿始终坚持“一面一策”灾害防治方针,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灾害治理技术,统筹协调生产经营同灾害防治的关系,持续保持矿业公司安全生产、经营效益稳中有升的发展局面。(席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