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安全生产 > 科技创新
柠条塔矿业创新生态“枝繁叶茂”
发布时间:2025-07-16     作者:刘娅 徐辉   点击量:15   分享到:

在陕煤集团柠条塔矿业公司的创客工厂里,一台搭载360°清淤泵的智能机器人正灵活摆动机械臂,以往需要6人完成的井下清淤任务,如今仅需2人远程操控即可完成。这项凝聚矿工智慧的创新成果,正是该公司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image.png

制度创新激活“一池春水”

修订完善了《“全员创客”实施方案》《创客薪酬管理办法》,每年提取工资总额的6%作为专项激励基金,其中50%直接奖励获奖项目主创人员。在1100平方米的创客工厂里,劳模技能大师实操台、三绝项目展示区等六大功能区域构建起从创意孵化到成果落地的完整链条。

“过去觉得创新是技术人员的‘专利’,现在每个岗位都能成为创新起点。”物资设备运营中心讲解员张翼航指着自主研发的链轮试验台介绍。这台利用废旧设备改造的装置,成功攻克了井下链轮检测难题,仅此一项就为企业节约成本超千万元。近年来,该公司累计孵化创新项目9600余项,创造经济效益9.6亿元,员工参与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成为煤炭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标杆样本。

智能制造赋能传统矿区

在创客工厂里,第二代喷浆机器人正进行模拟演示:激光纠偏系统以毫米级精度校准行进轨迹,365°超广角夜视摄像机穿透井下黑暗,喷浆厚度一致性达 78%,回弹率低于15%,作业效率实现3倍跃升。不远处的第三代抓管机器人用机械臂精准抓取管路,1600米巷道安装任务当班即可完成,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6倍,彻底改写井下管路安装的人力密集型作业模式。

这些“智造”成果的背后,是立体化创新平台的强力支撑。劳模实操台配备光固化3D打印机,让创意72小时内即可转化为实体模型;煤矿装备AR智能远程指导系统为井下设备维护提供“云端会诊”;再制造技术让废旧链轮“重获新生”,平均过煤量突破300万吨,累计节约成本2.1亿元。

image.png

协同攻坚锻造创新内核

创客工厂荣誉墙上,26项专利证书串联起团队创新的闪光轨迹。由7人技术骨干组成的攻坚小组,曾耗时15天打造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模型,不仅成为职工教学实践的“活教材”,更孕育出程序记忆割煤、液压支架自动跟机等核心技术。智能化快掘设备更创下单日进尺86米、单月进尺1620米的最高纪录,掘进一工区、掘进三工区先后斩获全国煤炭行业“千米掘进队”殊荣。

“戴上AR眼镜,云端专家的指导如同就在身边。”维修工区副区长牛彦云指着演示屏说,这套融合数字孪生技术的远程指导系统,让千里之外的专家与现场检修人员实现“同屏协作”。据悉,这套系统已精准攻克60余项技术难题,更成为技术传承的高效平台,让协同创新的活力持续涌流。(刘娅 徐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