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安全生产 > 科技创新
蒲白建新煤化:为智慧矿山插上“科技之翼”
发布时间:2025-01-22     作者:张美心 王渊博   点击量:474   分享到:

从近水平煤层、厚煤层到首个大尺寸,煤炭开采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实现智能化;从瓦斯高效抽采到冲击地压治理,煤矿灾害防治理论技术体系逐渐完善;从机械化作业、手工操控、徒步巡查、现场盯防到实践“人工智能+”智能化采煤、快掘、巡检等多种应用场景的协同作业……

近年来,蒲白建新煤化公司聚焦安全管理、生产经营、创新创效,为智慧矿山插上“科技之翼”。

安全管理“智慧+”

走进该公司调度信息中心,一整块拼接液晶屏组成的大屏幕便映入眼帘,智能化采煤、掘进、无人值守变电所、水泵房等各类井下作业区域一览无余,采掘运输各系统设备的瓦斯、一氧化碳、冲击地压等自然灾害的参数实时更新……

640.jpg

为加快智慧矿山建设布局,该公司先后建成了4212、4209、4304、4214四个智能综放工作面,开采效率提升25%;投运8套智能巡检机器人,井下中央变电所、水泵房地面远程集控控制,实现无人值守,减少岗位工9名;加快推进5G+智慧矿山建设,融合AI识别、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多项科学技术,构建了“1+4”调度指挥中心+分控中心的“四化”建设模式,动态监控人员、设备,精准调度安全生产。

与此同时,该公司还在安全警示教育、灾害防治等方面下功夫,全新打造了VR智能警示教育室,以亲身“体验式”培训,替代了“读规章制度、看事故案例、签名学习”的传统煤矿安全教育模式,让干部职工在安全、无风险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投用了冲击地压智能预警平台、智能地质保障、KJ699微震监测、KJ847应力在线监测及ARES-5/E地音监测等系统,让看不到的自然灾害“具象化”“数字化”,助推矿井安全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生产经营“速度+”

在该公司胶带机集中控制系统室,身着整洁工装的皮带队集控员刘鹏正在启动千米井下的主运输系统;机电队集控员张家诚正在地面集控中心对井下主变电所远程停送电,在建新煤化公司“矿工”化身“程序员”的例子还有很多。

640 (1).jpg

依托机器人集群协同调度平台为8套不同类型服务机器人业务“穿针引线”;率先使用四柱支撑掩护式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属蒲白首套,解决了平均埋深781米、最大埋深931米产生的各种问题,确保工作面“顶得住、走得动”;新投用的新能源防爆人车,极大缓解了因车辆运输引起的一氧化碳超限的难题,确保人员运输“行得稳、运得快”;新投用智能化运销系统,让煤炭整体发运效率提升120%以上,元月1日拉运量30934.4吨创2024年3月1日安装智能化装车系统以来新高;完成选煤厂智能化改造升级,新增自动采样、胶带输送机保护装置、设备电子围栏以及人员定位系统,助力洗选效率“大提升”……该公司不断引进新设备、新工艺,在智能化减人提效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下一步,公司将从机械、通讯、电器等方面分专业加快对智能开采系统维护、运营人才的培养……”该公司机电副总师尉增强说。

创新创效“活力+”

走进该公司机修厂采集车间,职工们正在清理滚筒煤泥、切割废旧溜槽、补焊磨损较为严重的滚筒齿座……设备整形、修复工作等创新创效活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

640 (2).jpg

该公司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扎实推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

针对安全生产中的“卡脖子”问题和技术难题,该公司与中国矿业大学建立校外金牌实习基地,开展《智能快速掘进》《工作面智能化系统》《巡检机器人》等煤矿前沿知识现场授课;与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联合建立矿井瓦斯治理实验室实训基地,规范瓦斯基础参数测定操作流程,提高瓦斯基础参数测定水平;集合内部创新资源和员工智慧,先后完成了胶带张紧钢丝绳煤泥清理器、大矸溜槽防飞溅挡板等小改小革,为矿山智能化建设汇聚大众智慧。

如今,该公司逐步建立起了以“一个校外金牌实习基地、一个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四级练兵场”的全员创新平台,将技术、人才资源与矿山创新创效活动紧密相连。截至2024年底,该公司累计收集创新项目282项,上报矿业公司184项,完成率167%;荣获了4项发明专利授权、1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7项软件著作授权,煤炭行业优秀“五小”创新成果2项,陕西省企业“三新三小”成果1项。(张美心 王渊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