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安全生产 > 科技创新
黄陵矿业一号煤矿:让科技创新与安全发展“同频共振”
发布时间:2021-05-08     作者:倪小红 王霞   点击量:1470   分享到:

近年来,黄陵矿业一号煤矿紧紧围绕智能矿井、智慧矿区建设和安全高效的发展目标,从健全机制搭平台、激发活力育人才、融合创新促发展入手,积极开展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设备生产厂家的技术交流和协同攻关,广泛开展全员性创新活动,充分发挥技术人员聪明才智,让科技创新与安全发展同频共振


健全机制搭平台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更是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企业资源要素合理配置的关键方法。不奔跑就会落后,跑得慢就被反超,现代化矿井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在一号煤矿矿长薛国华看来,企业要想不被淘汰,必须要创新。

企业快速发展、创新发展,健全机制搭建职工创新平台是关键。该矿紧紧围绕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深化完善“33459”科技创新管理模式(即三大体系、三个工作室、四个环节、五项措施、九项机制),融合科技管理体系、考评奖惩机制、全员创新激励政策、劳模工作室平台优势,健全科技创新体系机制,修订完善管理制度,督促各项科技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该矿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持续激发和引导全体员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在矿区形成创新不神秘、创新就在身边的全员创新氛围,该矿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激励方法,激发全员创新热情,积极探索科技项目揭榜攻关机制,鼓励职工发现问题、寻找课题,积极实施科技攻关,将科技成果转化利润与奖金分配挂钩,使职工能直接享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经济效益。


激发活力育人才

人才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该矿以实现五个一流、五个创新为发展目标,以素质提升工程为基础,以增强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重培养、强引进、调结构、抓激励为思路,紧紧抓住吸引、引进和使用人才三个环节,为科技创新技能型人才蓄能

该矿通过大力推行入职大学生导师制,定期举办专题讲座、青年微课堂、对标学习等方式提升综合素质,实行专业技术人员“5+5+1”成长成才年度考核机制,积极构建培训、练兵、比武、晋级、超越五位一体的技能培训新模式,促进专业与岗位对接、理论知识与现场实际对接、专业素质提升与终身学习对接。

该矿发挥劳模创新创效工作室、职工教育培训中心、四级培训站和井下实训基地的作用,利用内部优势资源,将懂技术、有经验的技能大师、能工巧匠、创新达人、草根专家请上台当老师为职工讲技术、传经验,定期邀请行业专家举办专题讲座、技术交流学习,使专业技术人员拿起鼠标能画图、握起钳子能操作、站在讲台能授课,在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基础上开展技术创新,满足智能化生产对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如何激发科技人才创造积极性,让其既有面子更有里子。该矿加大创新成果奖励力度,在对职工个人创新成果进行评比奖励的基础上,从成果科技含量、产生效益、推广价值等多方面综合评价,根据成绩进行冠名奖励。在为技术尖子发红包的同时,还将他们纳入领导干部和后备领导的人才库,让草根创客们通过创新成才、成名、获利,真正实现人生价值。


融合创新促发展

职工创新的设备列车缆线固定装置、自移设备列车提道器改造、新式行人过桥等15项职工创新的五小成果1007智能化综采工作面采用,不仅化解了安全生产中的技术难点、重点,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提起职工的五小成果带来的便利,综采一队队长杨晓勇满脸自豪。科技成果只有转化应用,才能实现价值。该矿以劳模领跑+团队创新的新模式,以整合技术资源、打造优势团队、发挥骨干作用、解决疑难问题为主要内容,带动职工立足岗位搞创新,立足提升选课题,立足效益抓推广,着力解决矿井在技术改造、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难题。

对于成型的科研成果、创新成果,该矿加快应用推广,以创新引领创效、以创效推动发展。在1008工作面推广应用基于动态地质模型大数据融合迭代规划控制策略的智能开采技术;在1007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和1009掘进工作面使用“NOSA安健环+AI深度融合安全管理系统;在主运输胶带、变电所、水泵房继续应用巡检机器人系统;在地销煤场应用智能化装车系统……不断让科研成果、创新成果服务于安全生产,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021年是黄陵矿业公司创新发展年,该矿将围绕这一中心任务,以智能矿井、智慧矿区建设为指引,以四化建设为途径,以智能开采为基础,积极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全面提升生产管控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提高智能化建设水平,倾力打造国际一流智能化示范矿井。(倪小红 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