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安全生产 > 科技创新
黄陵矿业:科技领航 智慧矿区踏上新征程
发布时间:2020-10-15     作者:张瑞晨   点击量:3647   分享到:

实现薄中厚煤层智能化采煤技术全覆盖,发布煤炭行业首个智能化开采领域的技术标准,成功应用掘锚一体快速掘进技术,签署5G矿井应用战略合作协议……

一串串熠熠生辉的崭新记录,印证了黄陵矿业在科技创新、转型发展中结出的累累硕果,折射出黄陵矿业三年来科技创新持续发力,“智能矿井、智慧矿区”扎实推进的决心。奋进中的黄陵矿业正大踏步行走在科技创新的宏伟征途上,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勇立潮头,核心科技实现领跑

“解难题、保安全、提效率、降成本”,这是公司开展技术创新的根本。

三年来,公司紧紧围绕“三做一打造”发展战略,聚焦改革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形成了一系列丰硕的科技成果,抢占了煤炭行业智能化无人开采的高地,智能化开采成为了黄陵矿业最靓丽的名片。

时间的指针后退到20186月,黄陵矿业《煤油气共生大采高智能化综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项目通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9年1021日,国内煤炭行业智能化无人开采工作面标准正式公布,作为制定这一标准的黄陵矿业,拥抱了智能化无人开采的高光时刻。

从较薄煤层到中厚煤层再到厚煤层,黄陵矿业在智能化开采技术上创造了无限可能,所属4对矿井、6个工作面全部实现智能化。

回首过去三年,以“智能化、自动化、无人化、信息化”为抓手的发展模式已全面开启,科技创新已逐步走向各基层单位高质量发展的舞台中央。

“三网一张图”安全生产信息共享平台正式运行,为实现矿井安全生产透明可视化管理提供了平台支撑;一号煤矿重点建设的基于地质信息及大数据智能分析的透明化工作面已基本成型,形成智能识别、智能控制、少人操作、无人值守等一系列新模式变革;二号煤矿快速掘进成套设备在303胶带巷掘进面投入使用,累计掘进4290米,单进水平大大提高;瑞能煤业应用“110工法”,111综采工作面回收原煤柱1.4万吨,产生经济效益500万元;发电公司“智慧电厂”试点工程“无人值守化学水处理全自动制水系统”调试成功,实现了减人增效;机电公司安装完成陕煤集团第一条全自动化托辊生产线,年生产托辊12万件,人员减少60%……

锐意进取的黄陵矿业人始终坚信,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黄陵矿业一直奔走在建设“智能矿井、智慧矿区”的潮头浪尖。

千帆竞发,产学研用相互融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强强联合”,黄陵矿业迈出了改革创新的坚定步伐。

2018年1128日,黄陵矿业与安徽理工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巩固和加强长远战略合作。这只是该公司与高校进行深度合作,促进技术、人才等资源共建共享的一个缩影。

在近三年的时间里,黄陵矿业先后与中国矿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陕煤集团技术研究院共同实施了50余项前沿探索和示范项目,掌握了一批国内国际领先的高端技术。

此外,公司与中煤科工集团北京总院、西安煤科院、江苏悦达集团、华润电力、川煤集团等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和企业成功“牵手”,高端技术成果转化硕果累累。

快马加鞭高歌猛进。与院士团队合作推进煤矿智能精准开采技术研究,与中航集团合作探索煤矿机器人巡检技术,与中国联通、中兴通讯签署5G矿井应用战略合作协议……黄陵矿业正走向由单一智能化采煤向生产过程全智能化、由4G5G迭代的转变。

“聚焦‘高精尖’,紧盯行业前沿,不做井底之蛙。”这是公司科技创新命题的应有之义。

三年来,公司完成的科技项目中1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3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项达到国内领先进水平,17项科技项目获省部级奖。其中《黄陵矿区煤油气共生矿井油型气(瓦斯)防治技术研究》荣获中煤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煤油气共生大采高智能化综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中煤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高可靠智能化电牵引采煤机研制与应用》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自主研发能力的不断增强,让黄陵矿业有了自己的“科技硬名片”,呈上了一份有温度、有厚度、有力度的科技创新高质量答卷。

激发源头,人才机制搭建平台

“技术人才匮乏、地质条件复杂、科研项目众多……千头万绪,当从何入手?”对此,黄陵矿业有着自己的心得。

体系建设才是根本,黄陵矿业敏锐地认识到这一点。公司设立了技术中心。2018年,将技术中心重新整合划分为5个研究所,先后有31名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充实进来,为公司科技发展配齐配强科技人才,“两中心一基地”的引领作用得到强化。

欲引凤凰,先栽梧桐。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博士后创新基地落户黄陵矿业。日前,第一位博士后已经出站,为公司科技创新工作再添新动力。

与之配套的是用制度杠杆撬动的创新机制。

三年来,公司先后制定了涉及科技研发、科技奖励、研发经费等管理制度10余项,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有章可循。

“创新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深谙这一创新法则的黄陵矿业,不断完善科技人才机制,搭建健康成长平台。

2019年,黄陵矿业召开了第六届科技人才大会,拿出370万重奖科技创新。这样的科技人才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旨在促进公司科技创新工作再上台阶。

去年,黄陵矿业机电公司的“李海清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陕西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这是陕煤集团唯一一家入围评审并获此殊荣的单位。工作室成立三年来,共完成科技项目14项,“五小”发明180余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6项,累计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数百万元。

像这样的由劳模、技能大师牵头的创新平台在黄陵矿业有3个。多年来,黄陵矿业坚持完善创新体系,发挥劳动模范、技能大师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探索设立劳模创新、技能大师创新、党员创新等工作室,让其成为科技创新的又一“智囊库”,激发全体员工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除此以外,每年都要进行的以“小发明、小创造、小改造、小设计、小创意”为重点的“五小创新成果”征集活动,既能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解决了生产难题。仅2019年,公司群众性发明创造成果就累计完成100多项。

人人都是创新主体,岗岗都是创新平台,天天都有创新任务……未来,一个人才辈出的黄陵矿业仿佛已经屹立眼前。

“把创新写在发展的旗帜上,黄陵矿业将赢得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雷贵生表示,面向未来,黄陵矿业公司将坚持科技创新,勇担改革发展重任,将科技创新转化为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张瑞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