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经营管理 > 降本增效
曹家滩矿业公司:让维修从“成本中心”迈向“效益引擎”
发布时间:2025-08-08     作者:龚厅   点击量:6   分享到:

七月盛夏,骄阳似火。在曹家滩矿业公司机电维修中心,一台全自动金属带锯床正高速精准作业,锯齿在钢管表面划出完美轨迹。这台被称作“钢铁裁缝”的设备,正是该中心秉持“用赚钱思维去花钱”理念,将维修从成本消耗转化为效益创造的生动例证。

image.png

走进加工车间,全自动金属带锯床的轰鸣声中藏着精细的效益账。过去人工切割一根6寸铁管需两人30分钟完成,误差率达10%,这不仅让后续焊接工作量加大,还造成大量材料浪费,如今这台全自动金属带锯床设备仅需8分钟,切口平整,极大地保障了焊接质量。“以前切割10根管路地上到处是切割的废料,现在几乎零损耗。”操作工王师傅指着整齐的切割成品感慨道。  

在检修区,焊工万师傅正推着自制的“移动焊机小推车”作业,这个花费800元改造的装置由废旧方钢和轴承加工而成,集成了焊机、电缆卷盘和工具托盘。“过去搬运焊机要两人配合,现在一推就走,效率提升40%”。不仅如此,还有那看似不起眼却作用巨大的气瓶开启扳手,经过创新改良后,让开启时间从2分钟缩短至15秒,气瓶的泄漏率直接降为零,有效避免了资源浪费和安全隐患。这些“花小钱办大事”的改造举措,让边角料在巧匠手中变身“效益金矿”,累计创造间接经济效益超万元。

image.png

“通过专项技能培训,我现在能独立完成馈电开关的检修工作了。”95后电工胡锦洋的话,展现了该中心在人才培养上的显著成效。该中心坚持每季度技术考核;邀请经验丰富的师傅开展现场教学活动,通过手把手地示范与指导,让职工近距离汲取实战经验;同时积极搭建“走出去”的学习平台,鼓励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在此基础上,打造“理论+实操”的培训体系,使职工技能达标率从68%提升至92%。如今,这支平均年龄31岁的技术团队已诞生12名“设备诊疗能手”,构建起人才增值的良性循环。

从设备的升级改造到人才的精心培育,该中心以创新思维和务实行动,打破了维修就是“成本中心”的传统认知,让每一分投入都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益。(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