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合矿业董矿分公司: 以工艺革新重构降本增效底层逻辑
发布时间:2025-08-05     作者:刘航彦 吴广鑫  点击量:110   分享到:
在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灾害治理压力加剧等多重挑战下,澄合矿业董矿分公司生产技术部以陕煤集团“四种经营理念”为指导,针对因传统支护工艺效率低、支护成本居高不下、瓦斯治理周期长制约采掘接续等技术瓶颈导致的企业生产成本高企这一问题,通过技术革新与精细管理,探索降本增效与资源优化路径,重构降本增效底层逻辑,为企业注入持续发展动力。
面对构造带围岩变形控制难、传统复合支护返修率高的痛点,生产技术部以“全锚索支护”为核心突破口,通过“三阶战术”实现工艺质的飞跃。第一阶,精准找出传统工艺的短板。对比锚网索+棚架复合工艺后发现,该工艺存在工序繁琐冗余、材料耗损量大、需要反复维修三大短板,不仅增加成本,还影响施工效率;第二阶,颠覆性简化支护流程。采用高强度锚索替代原复合结构,取消锚杆支护与棚架支撑环节,将支护单元简化为“钻孔→锚固→张拉”的单流程。这样一来,不仅减少了施工步骤,还降低了因多工序带来的误差和损耗。第三阶,基于地质构造带应力分布模型,优化关键参数。为强化支护密度,锚索间排距从原来的1.6×1m优化为0.8×1m,同时配合M钢带进行联合支护。这一调整有效抑制了围岩变形量,减少了后期的维修和投入。
实施“全锚索支护”工艺后,巷道成型合格率提升至98.2%,单循环支护时间压缩20%,巷道围岩变形量减少72%,返修率降至5%以下;通过取消锚杆、工字钢棚等冗余支护材料,年度节约成本310万元;作业流程简化后,登高、搬运等高危动作频次减少53%,实现顶板安全“零事故”。
“支护工艺革新直击企业安全高效发展的痛点,全锚索支护实现巷道‘一次成巷不返修’,堪称技术力转化为生产力、以技术革新换取降本增效的实践典范。它所带来的,不仅是效率效益的提升,更是践行技术兴安的生动实践。”(刘航彦 吴广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