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关中平原,暖阳将澄合矿业董东煤业公司镀上一层暖金色。而在百米井下,一场围绕陕煤集团“四种经营理念”的降本创效行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每一处巷道、每一台设备都成了职工施展智慧的舞台。
一次日常巡检中,机电队技术员刘哲在设备存放区发现一堆因绝缘层破损、端子锈蚀而报废的电缆接头。这些电缆接头更换频繁,新购成本高昂,随意丢弃既浪费资源又占用空间。刘哲捡起一个破损接头,仔细查看后心中一动:“这些接头的金属端子和内部导线大多完好,若能修复绝缘层,说不定还能继续使用!”
回到队里,刘哲立刻召集技术骨干。“咱们井下电缆铺设量大,电缆接头消耗快,要是能把这些‘废头’盘活,降本效果肯定显著。”他边说边展示破损接头,“大家想想办法,攻克这个难题!”在刘哲的带动下,机电队成立专项攻关小组,在车间设立修复试验点。
修复电缆接头困难重重。攻关小组先用砂纸仔细打磨锈蚀的端子,再涂抹防氧化导电膏恢复导电性能;针对破损的绝缘层,创新性地采用热缩管分段包裹,并注入防水绝缘胶加固密封。经过反复调试优化,修复后的电缆接头各项指标均达使用标准。如今,每月能修复150余个废旧电缆接头,节省费用超2万元。
电缆接头修复成功后,刘哲又将目光投向了损坏的矿用接线盒。这些接线盒因外壳破裂、内部接线柱松动被淘汰,但盒内的防爆密封圈和部分金属配件仍有利用价值。“能不能把好的配件拆下来重组,让接线盒‘复活’?”刘哲的提议得到全队的一致赞同。
说动就动,刘哲从机电车间的废料堆找来废旧钢板,用切割机按尺寸裁剪,再通过折弯机塑形,打造出接线盒外壳的基础框架。对于破损的凹陷部位,切割小块钢板填补,用焊机精细焊接。组装时,将筛选出的完好密封圈、接线柱等配件重新安装,并严格按照防爆标准进行密封性测试,对关键部位进行二次加固。经过巧手改造,一个个“新生”的接线盒重回井下,继续发挥作用。
看着修复的电缆接头连接起井下电路,重生的接线盒保障设备稳定运行,机电队队员脸上洋溢着自豪。在这场“沉睡资产”变身“创效金娃”行动中,职工用智慧和汗水,践行着“四种经营理念”,力求在变废为宝的征程中,解锁更多降本增效“锦囊妙计”,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郭正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