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煤故事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陕煤故事 > 时代楷模
省劳模白玉龙:甘以青春献煤海
发布时间:2022-05-16     作者:田文龙 马建军   点击量:2259   分享到:

白玉龙,19885月出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20087月参加工作,现任彬长矿业大佛寺矿综采一队副队长。参加工作十四年来,白玉龙始终怀揣扎根矿山、奉献企业的青春梦想,与采煤设备相知相依。从综采一队一名新工到煤机检修工、检修组长、班长、副队长,从自己下井处理故障到带领班组、区队管理设备。他先后荣获陕西省技术能手、咸阳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陕煤集团十佳青年岗位技术明星,陕煤集团2018-2019年度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


勤学苦练学技能

白玉龙勤奋好学,不仅注重在工作中积累经验,更注重理论水平的提高。参加工作以来,他认真钻研学习《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煤矿操作规程》等专业技术知识,想方设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通过学习,他熟练掌握了采煤机、液压支架等综采设备的操作流程、设备保养准则、注意事项等。无论哪个环节或设备出了问题,凭借丰富的经验,他总能够快速判断出哪些不良因素导致的结果,并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

井下工作过程中,他总是认真学习现场各种设备和技术,遇到不懂的问题,虚心向班组长、技术大拿、岗位达人学习请教,并不时掏出一个小本子详细记录操作要领及重点注意事项。升井后,别人洗完澡都回宿舍休息,但白玉龙却仍不肯休息,一个人来到综采设备库对照设备配件认真揣摩设备机械原理。白玉龙宿舍的桌子上放着厚厚一沓沾满煤灰、黑黑的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处理各类故障的过程、设备运行时出现的问题以及诊断过程、维修方法,近6万字的工作记录成为个人最宝贵的一笔财富。

困难面前肯带头

20196月,40202作面顶板破碎,矿压较大,液压支架立柱支撑已经略显吃力了,如果不尽快处理,将会把支架压死。危急关头,白玉龙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和扎实的功底,带领班组采用勾顶移架的办法,配合单体支柱支撑,经过了两天两夜的奋战,逐步把支架升了起来,工作面逐步恢复了正常,又一次解除了危机。

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好多职工无法按时到岗,出现岗位工紧缺的状况,为了不影响出煤,白玉龙主动申请加班,哪个岗位出现空岗,他就急忙替补上去,保证生产任务顺利完成。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党员就是要冲在前、干在先。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两百多米的工作面他每天都要跑好几遍,凭借多年的现场经验,指导采煤机司机挑顶”“割底,确保了工作面顶板、底板、煤壁的平直。


技术过硬众人服

白玉龙明白,作为带头人,如果自己技不如人,就难以服众,也就带不出响当当的队伍。为此,他平时非常注重机电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有点小毛病都要及时处理,并认真记录着处理过程,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2020年,该矿引进智能化设备,面对新技术、新设备,作为机电检修班的带头人,白玉龙牵头成立了智能设备检修突击班,吸收了采煤机检修工、三机检修工、液压泵检修工、电气检修工、支架检修工等方面的技术人才加入,重点培训教育,时刻准备着,井下一旦出现问题,第一时间下井进行处理。在技术人才的培养上,他不仅注重传授技能本领,言传身教,更加注重处理故障的能力。他先后带出10余名高水平检修人员,共紧急处理井下机电事故42起,处理故障最短耗时1小时。

白玉龙带头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团队,并结合生产现场及设备管理及时确立研究课题,组织团队成员深入钻研各类问题,先后完成技术创新和工艺改革36项。研究出的溜子上窜下滑中线参考法”“溜子上窜下滑趋势经验总结”“防滑油缸控制后溜法等宝贵的管理方法,对工作面溜子搭接控制起到了科学有效的指导作用,他参与研究出的创新项目综放工作面溜子上窜下滑控制技术荣获陕西省第五届科技奖银奖。

铁面无私保生产

白玉龙深知自己作为最基层的现场管理者,是安全生产现场的直接责任人,总是走在先、干在前,而且始终是第一个进入工作面做好安全确认,下班后在确保安全后,他最后一个离开工作面做好班末验收,杜绝隐患,给员工树立了良好榜样。

为进一步使班组安全质量更上一个台阶,结合区队实际,他与班组成员商讨并制定了检修班自主管理制度,采取员工违章双重抵押金制度。本班组员工出现违章后,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50-200计分的处罚,处罚后一个月内,被处罚员工不再出现违章行为的,补回其扣分,如三个月内再出现违章行为的,加倍处罚。该规定实施半年后,班组员工三违发生率同比下降了20%。

做为一名管理人员,他始终坚持铁面孔、铁心肠、铁手腕,宁愿职工骂着走,不让家属哭着来。面对三违人员的时候,他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个人安全到家庭幸福等方面阐述三违的危害性,使那些刚开始还有抵触情绪的职工,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自愿接受处罚并认真整改。

十年磨一剑,百炼淬成钢。白玉龙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奋进有为,用最美的青春年华谱写出了精彩的青春赞歌。(田文龙 马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