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经营管理 > 社会责任
黄陵矿业一号煤矿:从黑山到青山的蝶变
发布时间:2019-09-11     作者:倪小红   点击量:19735   分享到:

初秋的排矸场正处于一年中最有诗意的时节,花草葱茏、绿意盎然、蜂歌蝶舞、鸟语蝉鸣,秋风徐来,花草随风摇曳,空气里充满了浓郁的格桑花香。行走在蓝天白云相映、绿茵如画的排矸场,仿佛让人置身于绿色的海洋,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这是黄陵矿业一号煤矿坚持绿色发展,让矿山“颜值”更高的一个缩影,也是该矿聚焦安全环保主线,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生动诠释。

“以前排矸场可不是这样的,每次逢会我去店头街道卖菜,都要从排矸场经过,这条乡村路是去店头街的必经路,路面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不说,白天还一身灰,雨天满脚煤泥,天热的时候,排矸场‘局部’还会自燃,气味刺鼻,这段路让我们村民伤透了脑筋,现在好了,排矸场绿草覆盖,绿树成荫,乡村公路也被一号煤矿出资硬化了,出行很方便,环境美了,心情都格外舒畅。”说起一号煤矿排矸场的今昔变化,家住花家庄村的63岁李有民竖起了大拇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出“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更是把“两山”理念写入了新党章。为落实这一理念一号煤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民生至上,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路径,走出了一条资源开采和环境保护齐头并进的新路子。

“煤矸石发热量大、含硫份灰份高,高温时会自燃复燃。可以说排矸场治理,是土与火的抗争,是绿与黑的博弈。排矸场总面积达30万多平方米,治理难度很大,我们采用‘自下而上、推平堆积、分层碾压、黄土覆盖’的排矸覆土方法,表面被9万余立方黄土完全覆盖,下游南侧坡面坡比为12,平台之间设10米宽度通道,每层平台高差为20米;下游设置拦渣坝,保证了储矸体的稳定,避免了矸石下泄;考虑到排洪要求和兼顾养护等要求,结合基地条件,在纵向沿沟槽底设置直径1.75米,长度1150米的钢制波纹管。”顶着烈日的大红太阳查看进度的桂华强说道。桂华强是排矸场治理的施工管理人员,他几乎每天都要到排矸场查看进度和治理的质量。

“覆土、推行、浇水、碾压、抬管道……排矸场治理的每一步都充满艰辛,60多名工人、20余台大卡车、6台铲车、2台压路机,每天不停地运送黄土铲平压实覆盖,由于石块松散、堆积无序,50多名工人用肩扛,硬是将直径1.75米,长度1170米的钢制波纹管运送到位,为了确保零扬尘,每天2台晒水车轮流不停的喷淋洒水,为了赶进度,有时大雨刚停我们就开始作业。”擦拭满头汗水的桂华强对笔者说到。

黄土覆盖在哪里,绿化就跟进到哪里!该矿以“重塑地貌、恢复植被”为主线,按照“平面造地,立面造绿、梯次种植”的思路,有重点、分层次对排矸场进行绿化、美化。排矸场第一平台采用美国黑麦草和高羊茅1:1进行播种,用格桑花打成不规则的花带,形成明显美化对比,达到场地环境复绿和土壤改良的需求。护坡采用美国黑麦草、高羊茅和紫花苜蓿331进行播种,达到护坡环境复绿和土壤改良的需求。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投入4000余万元用于环境整治,排矸场绿化面积66700平方米。”该矿矿长薛国华说,这项工作还远没有结束,下一步,该矿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实施规范化绿色生产,通过优化井下工作面设计、防止破顶割底,从生产源头减少煤矸石采出量,减少破坏和污染,真正呵护好绿水青山。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排矸场治理初见成效,激发了一矿人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的信心。信心的背后是决心,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世人传统概念中的黑水暗流、煤尘飞扬的排矸场将完成从黑到绿的完美蜕变,一个绿草如茵,花香四溢的矿山“后花园”将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倪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