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上海证券报】上市5年净赚228亿元 陕西煤业“华丽转身”
发布时间:2019-04-24     作者:佚名   点击量:13938   分享到:

image.png

【价值引领投资系列报道】上市5年净赚228亿元 陕西煤业“华丽转身”

陕西煤业2014年上市后,快速跳出“挖煤赔本,卖煤折价”的窘境,5年累计实现净利润228亿元,净资产收益率、全员工效均位居我国煤炭上市公司第一位。

“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坐在地面采煤”,煤炭人的这一梦想在陕西煤业正变为现实。与一个又一个奇迹挥别,把一个又一个希望播撒在田野。陕西煤业将再次搭乘改革开放的快车,从煤炭资源开发商向清洁能源服务商转变,从三秦大地走向世界!

2016年,净利润27.55亿元;2017年,净利润104.49亿元;2018年,净利润109.93亿元。

陕西煤业2014年上市后,快速跳出“挖煤赔本,卖煤折价”的窘境,5年累计实现净利润228亿元,净资产收益率、全员工效均位居我国煤炭上市公司第一位。

赚钱不忘回报。陕西煤业坚持现金分红,上市5年累计向股东分红84.8亿元(含2018年度拟现金分红32亿元,待股东大会批准后实施),占公司净利润的平均比例达37%。今年3月,完成了回购公司股份3.05亿股,付出现金25.03亿元。

责任与担当,收获与分享,为陕西煤业赢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公司先后被纳入MSCI指数、沪深300指数、中证100指数。近半年来,通过沪港通买入公司股票的境外资金源源不断,目前持有公司股份市值超过30亿元。

“壮士断腕”调结构

通过2015年和2016年的两次资产重组,陕西煤业在全行业率先进行了“壮士断腕”式的改革,公司留下的几乎都是优质资源,而且95%以上的产能集中到彬黄、陕北矿区。

资源型企业的发展一定离不开资源。资源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未来。

“我们的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品质优异,是国内许多同行所不具备的,这也是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的一个关键。”陕西煤业董事长闵龙开门见山地说。

截至2018年底,按照中国矿业统计标准,陕西煤业拥有煤炭地质储量161亿吨,可采储量98亿吨。其中,97%以上的煤炭资源位于陕北、彬黄等优质煤产区,呈现一高三低(高发热量、低硫、低磷、低灰)的特点,平均热值5500大卡/千克以上,属于国家重点发展的煤炭资源。

“品质好属于天生,是大自然给予的。”闵龙非常坦诚,言语实在,“市场上的一些动力煤平均热值只有4500大卡/千克,而且污染环境的硫、磷等含量过高。像电厂这样的大企业肯定喜欢用我们的煤,因为发同样的电,用陕煤的只需其他煤数量的一半,污染排放还很少。”

但好资源不等于好效益,尤其是资源良莠混杂时,金子也难发光。

2014年1月28日,陕西煤业上市。上市当年就迎来煤炭市场的寒冬,201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55.15%,2015年,更是亏损23.5亿元。

“如果不在困境中奋起,就必然在寒冬里倒下。”在员工大会上,公司管理层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

陕西煤业在全行业率先发起了一轮“壮士断腕”式的改革,关闭资源枯竭、安全环保指标差、竞争力弱的矿井,扩大优质煤炭资源。

改革得到了公司控股股东陕煤集团的力挺。

2015年,陕西煤业进行资产重组,向陕煤集团转让白水煤矿、徐家沟煤矿、鸭口煤矿的全部股权,以及所持王石凹矿、王斜矿相关资产。

2016年,陕西煤业再次资产重组,向陕煤集团转让渭北矿区蒲白矿业、澄合矿业、韩城矿业全部股权以及铜川矿业所持金华山煤矿和东坡煤矿等资产。同时,收购陕煤集团所持文家坡矿业51%股权。

“被关闭和卖出的,都是亏损严重的老矿井。”闵龙说,留下和买进来的,全是资源赋存条件好,开采成本低的优质矿井。

两年两次资产重组,陕西煤业剥离产能合计1615万吨,占公司总产能的12%。留下的几乎都是优质资源,而且95%以上的产能集中到彬黄、陕北矿区。

2016年,陕西煤业一举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27.55亿元,不仅打赢了生存保卫战,还率先走出了行业困境。

随后,陕西煤业启动了为期3年的治亏创效攻坚战,在陕北、彬黄矿区新增3个优质产能项目,新核准产能3300万吨,使优质煤炭占比达到95%,从根本上优化能源结构。

2017年,陕西煤业净利润再上新台阶,达到104.49亿元,同比增长3倍多。2018年,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公司净利润继续保持增长,实现109.93亿元。

想方设法降成本

陕西煤业每天都在算、都在想,怎么做才能把成本降到最低,效益做到最大。闵龙认为,“同样的品质,只有成本比别人低,你才能活得下去,而且活得滋润。”

效益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而关乎效益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成本。

“和竞争对手比,陕西煤业的成本最低。”闵龙非常自信,“陕西煤业煤生产成本仅196.46元/吨,处于煤炭行业上市公司最低水平。”

陕西煤业每天都在算、都在想,怎么做才能把成本降到最低,效益做到最大。

全面预算管理是公司控制成本的一个法宝。预算指标被分解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位人员。打开一张全面预算管理实施图,可以清晰地看到每天、每个月的成本、利润、产能变化。

“考核越来越精确,各项指标越来越高效。”闵龙告诉记者,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公司实现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考核的全过程闭环管控,有效发挥全面预算的“指挥棒”作用,促进企业效益最大化。

提高工效是公司降成本的另一法宝。通过智慧矿井建设、保水开采新工艺、无人值守技术应用等举措,不断提高矿井的生产效率和煤炭资源回收率。

陕西煤业黄陵矿业建成了全国首个智能化无人开采工作面,设备开机率提升至100%,创造了单班连续开采5刀的纪录,工效达247.97吨/工,一年累计生产煤炭560万吨,最高月产50.5万吨。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每年可节约人工成本700多万元。

该智能化无人开采项目还在行业内首次全部采用了国产成套装备,购置价格约为进口产品的65%,一个智能化工作面可节约5000万元左右。

陕西煤业现有生产矿井19对,平均产能666万吨,其中千万吨以上矿井4对,500万吨至1000万吨矿井8 对。公司人均煤炭年产量3695吨,超过全国先进产能全员功效2000吨/年的标准。员工人数由6万人下降到2万多人,人员成本大幅下降,人员工效跃居煤炭行业的首位。

凭着出色的管理,陕西煤业下属的黄陵矿业、神南矿业先后获得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中国工业大奖。

在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闵龙认为,要用优质低价的产品倒逼市场,实现“良币”驱逐“劣币”,“同样的品质,只有成本比别人低,你才能活得下去,而且活得滋润。”

最近,一个利好公司的消息传来,今年下半年,“蒙西-华中”铁路将正式开通。届时,陕西煤业通过蒙华铁路外售煤炭至少可以降低运输成本100元/吨,公司售煤毛利将大幅提高。

放眼全国换产能

陕西煤业的产能优势这几年越来越明显。公司积极利用产能置换的政策,除主动关闭省内的落后矿井、置换一些指标外,还把目光投向全国,和重庆市的合作就是一个典范。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产能对煤炭企业越来越珍贵。

“当煤炭市场好的时候,如果没有产能,效益就无法提高。”闵龙说,在同行中,陕西煤业的产能优势这几年越来越明显。

2018年,陕西煤业煤炭产量1.08亿吨,较上一年1.01亿吨增加近700万吨,增幅7%。公司所属矿井中,95%以上产能均位于国家“十三五”重点发展的大型煤炭基地:神东基地、陕北基地、黄陇基地。其中,红柳林矿、张家峁矿等7对矿井通过国家安监总局一级标准化验收。

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陕西煤业小保当矿项目变更,小保当一号产能由800万吨提升至1500万吨,小保当二号由800万吨核增为1300万吨。小保当矿地质储量49亿吨、可采储量28亿吨。

目前,陕西煤业主生产区陕北矿区共有红柳林、张家峁、柠条塔和小保当一号、二号等5对千万吨级矿井。

此外,陕西煤业参股34%、设计产能为500万吨/年的袁家摊煤矿有望今年上半年获得投产验收。

“这些矿井的投产将使公司未来2至3年的产能增长30%左右。”闵龙笑眯眯地说。

但产能的增加来之不易。在国家严控煤炭新增产能的大背景下,陕西煤业积极利用产能置换的政策,除主动关闭省内的落后矿井、置换一些指标外,还把目光投向全国。

和重庆市的合作就是一个典范。

2017年,重庆市两次将关闭退出的产能,无偿置换给陕煤用于项目核准。1031.9万吨/年的新增产能指标,用于公司小保当煤矿重点项目建设。

作为条件,陕煤在重庆市设立了煤炭储运基地,建立了常态储备机制,并承诺逐步递增陕煤入渝总量,到2020年突破1000万吨,以及坚持入渝煤炭价格同时不高于长协价和市场价的“两个不高于”原则。

数据显示,2018年,陕煤入渝849万吨,占到重庆电煤份额三分之一;到2020年陕煤入渝资源预计突破1000万吨,占重庆电煤份额40%以上,占外购电煤的55%。陕煤入渝合作相当于重庆在陕西开设了一座特大型煤矿。

为了加快优质产能释放,陕西煤业小保当一号矿、袁大滩矿如期完成基本建设,进入试生产阶段。小保当矿配套快速装车系统和铁运环线装车站,能够实现坑口煤炭直接装入火车车皮中。

“所配套的靖神铁路是蒙华铁路的重要支线,预计2019年10月与蒙华铁路同时建成。”闵龙说,未来陕北矿区运输瓶颈将被打破,铁运能力将得到有效保障。

科技创新增效益

“智慧化矿山、瓦斯零排放等一系列科学技术的探索、实践、推广、应用,逐步把矿工从艰苦危险的作业环境中解放出来。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也是企业发展的永续动能。

“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传统产业一样可以创造新业绩,焕发新活力。”在陕西煤业的“改革经”里,科技是最大的驱动力。

陕西煤业以“四化”建设为主线,以煤企健康发展为中心,打造“无人化矿井、智慧化矿区、一流企业”。2018年,公司科技投入9.3亿元,拥有国家级科研机构4个,省部级科研机构3个。取得了智能化无人开采、无煤柱开采等一大批国际领先的技术成果。

“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坐在地面采煤”,煤炭人的这一梦想在陕西煤业正变为现实。矿井技术人员坐在地面监控室里,通过监控中心的操作平台,远程控制采煤机的行进方向、速度,左右摇臂高度,并实时调整割煤状态。在自动运行模式下,机器会根据存储数据自动割煤。

该项技术工艺避开了“煤岩识别”等世界性难题,率先确立了基于可视化的远程干预型智能化无人综采技术路线,提出了国内智能化无人开采技术全新概念,引领煤炭生产方式变革,为煤矿安全生产创造了条件。

更重要的是保证了安全生产,让员工远离伤害。“煤矿企业,效益再好,如果没有安全,都等于零。”从基层一步步上来的闵龙视安全如泰山,大部分精力都在抓安全生产,并把科技创新运用到安全管理中。

智慧化矿山、瓦斯零排放等一系列科学技术的探索、实践、推广、应用,逐步把矿工从艰苦危险的作业环境中解放出来。

截至目前,陕西煤业已顺利完成4个智能化工作面生产任务,实现了从薄煤层、中厚煤层到厚煤层的智能化开采全覆盖。“大采高智能化综采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10、N00采煤工法,实现了我国第三次矿业技术变革,填补了国内厚煤层“110工法”开采技术应用的空白。

在煤炭交易环节,陕西煤业把“信息”和“智能”作为新的营销要素,镶嵌到营销全流程管理当中,推动信息化、智能化与主营业务融合发展。

公司所属陕西煤炭交易中心是服务西部地区煤炭等大宗商品的省属第三方平台企业。截至目前,累计实现煤炭网上交易量10.7亿吨,企业会员超3000家,成为我国网上交易量与实物交割量最大的煤炭现货交易市场之一,竞价交易实现价格增收11.44亿元。

2018年12月,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和重庆市经信委共同指导,陕西煤炭交易中心负责编制的“中国煤炭价格指数—长江中上游(重庆)动力煤价格指数”正式发布,填补了长江上游区域煤炭市场指数的空白。

与一个又一个奇迹挥别,把一个又一个希望播撒在田野。陕西煤业将再次搭乘改革开放的快车,从煤炭资源开发商向清洁能源服务商转变,从三秦大地走向世界!(本报记者 刘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