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安全生产 > 科技创新
黄陵矿业机电公司:开放平台 努力让更多的职工成为“创客”
发布时间:2019-08-05     作者:曹川 张辉   点击量:7840   分享到:

“将轴承固定在注油旋转托盘上,开启注油机,油脂通过注油管路从轴承下部缓慢压入轴承框架内。”513日,在黄陵矿业机电公司机电总厂,综采维修钳工王美庄利用车间自行设计制作的轴承注油机,在1分钟内完成了12个轴承的注油工作。

“以往由人工给轴承注油,两人每天注油100件,涂抹不均容易产生气泡注空现象,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不高。”王美庄介绍,车间2015年研制了轴承注油机,该装置附加卸载装置与压力检测装置,避免了压力过大对设备造成的损坏和油脂浪费,注油效率极大提升。

笔者了解到,黄陵矿业机电公司负责矿区供电、机修、网络信息、供水工作,在该公司热衷于“创新”的职工不在少数。据不完全统计,从2013年至今,该公司科技创新70余项,“五小”160余项,24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特别是2019年,该公司综采维修钳工李海清创新工作室荣获陕西省总工会表彰命名,为该公司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

“没有公司在成果转化、应用、推广方面提供的系列保障,没有公司在制度、体制方面的支持,一线职工的创新梦就不可能实现。”今年49岁的李海清在综采维修钳工岗位工作了27年,从一线普通职工蜕变为“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如今还有了属于自己的创新工作室,谈及自身的变化,李海清说:“个人要勤于钻研,公司要出台保障制度,更要搭建创新平台。”

“创新绝不是空穴来风,必须有强大的基础保障。”该公司工会主席王朝阳说,坚定的信心,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必不可少。

“职工热衷于创新,有大胆的想法,可往往止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归根结底是欠缺系统的理论知识。”王朝阳介绍,自2015年以来,该公司相继出台了《职工岗位创新标杆激励办法》《科技创新管理考核办法》等10余项配套管理制度,在技术密集程度高的机电总厂成立了党员创新工作室,为有点子、有想法的团队和职工提供了平台和保障。

为提高全员创新热情,对于职工创新发明,经该公司专家组审核、鉴定,具有应用推广价值的以职工本人名字命名,按照相应的制度规定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同时在职业晋升、支撑评定、评先树优方面给予倾斜。

制度层面有了保障,职工个人素质提升也要稳步跟进。该公司大力实施“树匠心、育匠人、出精品”的工匠创新铸魂工程。坚持以生产中的难点、疑点问题为中心,开展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坚持合理化建议征集、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技师带徒、跨专业实践、AB岗作业6项抓手不间断;坚持“机电大讲堂”“技术党课”、技术“微课堂”、技术分享交流会4项载体常态化,逐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164”高技能人才锻造模式,不断提升高技能人才综合素养。

制度保障和理论提升双向发力,职工创新热情高涨。2018年至今,职工合理化建议多达140余条,内容涵盖了工艺优化、“五小革新”、技术引进等方面,数量是2016年的两倍还要多。

该公司每季度末对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进行归纳汇总,在季度科技例会上讨论研究,将筛选出的“金点子”进行整理、汇总、归档,在技术评审会上,组织专家组进行逐项分析论证,将具有成果转化应用推广价值的进行立项、实施、验收、申报。2018年,李海清自主设计制作的滚筒维修剥磨一体机完成了专利申报。

“要继续完善体质机制,发挥党员创新工作室和李海清创新工作室‘双平台’示范引领作用,加大高技能人才挖掘培养力度,为公司发展提供不竭的创新动力,努力让更多的一线职工成为‘创客’。”该公司经理徐建军表示。(曹川  张辉)